拜师 5分_欲铸金刚_废文网|御书屋

拜师 5分(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什么?”王师傅惊愕得几乎喊出声来。要知道王师傅虽然发过誓要比赵升强,可他并不嫉妒赵升。他只是把誓言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王师傅想到刚才的态度,又是惭愧,又是恐惧。惭愧的是自己办事这么糊涂,心胸陕隘;恐惧的是赵升会误会故意侮辱他。他感到问题的严重,停了手中的活,抬起头第一次正视着分别了九年的学友。当他发现他的老友消瘦苍白的脸上显出疲乏、痛苦的表情时,心里一阵咯噔。半天找不到一句安慰的话,最后结结巴巴地解释:

“对不起,我的确不知道。”

九年前,也就是松山沟破天荒一年进入五个高中生的半年后,公社兴办企业,许多青年掇学考工。赵升受到这股风的影响,突然不上学,跑到当劳动局局长的舅舅那里,哭闹着给他安排工作。舅舅执拗不过,给他安排在县城物资站工作。两年后,舅舅下来了,他也就成为黑工人,不多久就转到公社企业油毡厂去了。今年油毡厂受不了市场的竞争倒闭了,由于厂里产品大量积压,亏本几万,除了把工厂厂房、机器、产品、作抵偿外,每位职工摊债一千多元。赵升长期在外脱离本村生产九年之多,责任田自然未能分到,这次被工厂解雇,东跑西串,又没有技术专业,最后,背着一身债回松山沟了。

“田没有种的,工没有做的。本想出去做做生意,而这鬼天气,又不放晴。”赵升诉起了苦。

赵升的处境,使本来就心慈善良的王师傅动了侧隐之心。加上学生时代,一块儿生活了八年。从松山峰的路崖到松山库的水底;从松山下的草坪到上学路上的小径,无不留下他们友谊的脚印。想到这些,王师傅想用他那颗炽热的心重新点燃已熄灭了多年心头的火,照亮朋友早已失去光明的心。

“前几年听说你们厂搞得不错,今年怎么落得这步下场。”

“还不是赵武!”原来,赵武是这五个高中生中的一个,数他有远见。在那知识被践踏的岁月,坚信知识终有一天会有用。在七八年高考中成了松山沟第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县油毡厂,经过几年的努力,由他经手革新了配料机器,使县厂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厂里很快扭亏为盈。赵升说:

“我们公社油毡厂,在同他们竞争中垮了下来。现在当上了厂长,在企业改革中,更是大显身手。我们比不了人家啊!”

王师傅只知道赵武在县城工作,不知道有这么利害。乍听这一消息,心里象撞翻了五味瓶。虽然富民政策,给他开了致富的绿灯,当上了万元户,人人见了伸出大拇指,王师傅长,王师傅短地恭贺他发了财。可是,中学时代的理想、自己许下的誓愿却未能实现。想到这,他眨了眨眼,心里隐隐作疼,难过地说:

“是的,赵武比我们有出息。”

说到这,他又怕赵升难过,转口开脱地说:“我们还都年轻,要是用心去探索,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个好的出路……”

“王义,说心里话,我并不为公社的厂子倒闭难过。人家县里规模大,机器大,又有技术、人才、资力丰厚。我难过的是我过去太糊涂,太愚蠢,才导致在人生岔路口上,作了两次错误的选择。第一次,我辍学考工,走上错路。当时我纯属头脑发热,想的只是当上工人,每月开工资,该多自由。那时亲朋好友、父亲和舅舅极力反对,可我当了耳旁风。还强辩说:大学生又怎样?第二,我悔恨的是没有学艺。当我从县城转到公社企业时,舅舅给我找了位木匠师傅,要我跟他学一门手艺,以备后用,我也干脆没听。到现在,白白长了两只手,我真恨我自己!”

“是啊,”王师傅意味深长地说:“东西失去了以后,才知道它的珍贵。九年前,我们那次争执后,我就下了狠心,非让历史作出结论不可。可是意外事情发生了。”

王师傅触动了感情,深埋九年的委曲也不知道什么力量驱使他说:

“就在你走后的不久,母亲患了癌症,家中无力供我上学。父亲要我跟他做手工。当时,我跪在他们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并不要家中负担,自己边挣钱边学习。父亲没有同意,他说书念到能认识几个字、会算帐就可以了。于是,我把痛苦埋在心里,跟着父亲学到了这门手艺。当我听到赵武考取大学的消息,悄悄地流了泪。”

说到这里,王师傅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讲这些。希望得到他的谅解?还是为自己的过错辩护?都不是,由于经过不同的路径走到了同一目标,使他们感情互相融恰的缘故吧!

赵升听了王师傅的曲折史,更为自己在家庭条件优越的情况下沦为今天的下场,感到内疚。自工厂倒闭后,他反复回思了自己的过去,痛恨自己的愚蠢;痛恨自己在那迷茫的年月糊涂到掌握不了人生的航向。他恨不得骑上快马,到那深山峡谷去找回那流逝的时光,重新选择自己的道路。但他的理智很清楚的告诉他,时光一去,再不回返……

“你是不是找找赵武,或许能帮你找到工作!”

“王义,我以前想过,也找过。”赵升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把一双渴求、期待的目光盯在王师傅的篾刀上,坚定地说:“我要重新选择我的道路,用理解和毅力挽回我的损失。”

赵升的这一束目光逃不过王师傅的眼睛;赵升的语音也迷惑不了王师傅的敏感。就在赵升正为如何说出我要学篾工而作激烈思想斗争的火头上,王师傅他先说了出来:

“我收你为徒吧!”

王师傅伸出手,赵升马上也伸出了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师――傅――!”赵升深情地呼唤着。

本文1988年写于河南新安县54786部队74分队,《新作家》发表。该文反映了我青年时期强烈地自我奋斗意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