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内心目标: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心想事成的轻松。
不想某事,该事就能从脑海消失;该干的事,兴趣立即跟随;面对苦受,看着它自动消退。甚至,遇到疼痛,能通过心念而淡化。
这些都是自己终身要面对和期待解决的问题呀。
正因为我做不到,所以我奋斗的路,很漫长。
不敢懈怠!
x
社会以人为本、人以身心为本――
社会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功能和价值观是从人出发、是为人服务,人是第一位的。
而作为个体的人呢?应以身心为本。身心是健康和幸福的基础,是追求其它物质的前提条件。
以身心为本就是我们落实社会以人为本:不以社会价值来无谓地牺牲个人,不以物质价值来无谓地摧残身心。
x
培养活用“两个文明”之体――
人活着有不同的境界和方法。
依靠欲望和外部环境而活在物质世界里的,是物质性人生,这种生活以物质的得失为喜忧,随外境而浮动;
依靠思想、艺术和信仰而活在心灵世界里的,是精神性人生,这种生活以我为资源而构建主观自我人生,心理和习惯随我而变迁;
依靠智慧、修养和流动习惯而自由游离于物质性和精神性人生之间,牢牢抓住物质和意识的真实,不断地进行交替流动,培养能为我所用的灵魂之体,得物不以物喜,失我不以已忧。不死在物质上,不绑在观念中。
于此,我们才能享用到“两个文明”的完美人生。
x
理想不是当下的事――
理想是为生命未来设置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延续。
不要把理想定位为今天,用执迷的愿望来强暴当下。
理想是心灵的时间,当下才是心灵的空间。
时间是一分一秒有规律的前进,不能跨越。空间不能安置未来的东西。
所以,我们在理想和现实的时空里,不能错乱。既要让心灵时间给我们延续,又要让心灵空间给我们安住。
x
大善为谁――
为人缘而善,易生虚荣/为工作而善,易生欺伪/为进步而善,易生功利/为回报而善,易生疑惑/为来世而善,易生痴迷;
为人而善,易被情累/为公而善,易被事累/为己而善,易被善累。
大善,无人、我、得、失。仅仅是当下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与自我的充实!
x
赤裸自己――
既要把一切都看得出来,袒露得了;又要直接面对丑陋。前者是智慧,后者是勇气。
在社会上,我们或许用伪装得到了利益。可,对自己呢?伪装、违心、回避就是滋养瘟疫,积累痛苦。
x
状态亦是过眼云烟
名利是过眼云烟,是让我们别执着。
可,精神状态、情绪波动比名利之消长周期更短,感觉更具体。
它的存在,同样是过眼云烟。
故,我们不要祈求精神饱满状态的永恒。不要抱怨情绪的袭击,放空对状态的欲求。
静静地看着,一切都会随风飘过。
x
常怀体验之心――
以索取心而生活的人,在物质观念指导下,利用欲望在社会中索取名利权色来满足自己。
以感恩心而生活的人,在信念和爱的情怀驱使下,利用帮助他人来获得心灵的充实。
以体验心而生活的人,在追求彻底和真相的观念中,利用心灵与外部的互动关系来得到经验和智慧。
索取需要条件,感恩容易失智,体验才能随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充分利用心灵与社会资源来进步提高自己。
x
比是“匕”――
天不同地比,山不同河比,草不同树比……如此,各得其所,万物茂盛,构建和谐苍穹。
人同高处比自卑,同低处比自傲,同过去比懊悔,同未来比迷茫……比是一把看不见的精神匕首,刺向心灵的平和,挑起心理战场。
发生就是发生,存在就是存在,今天就是今天,我就是我……
何以掏出“比首”来捅碎这些业已成就的真实呢?!
x
至极习惯――
好的生活是好的习惯组成的。因为习惯不需要刻意,自然天成,轻易安住,率性而为。
人进步的过程实质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智慧是意识习惯养成的,技能是行为养成的结果。
最好的习惯,也就是终极的习惯,就是:一切顺其本来,恒隋环境,动能有趣,静能安生。
慢慢地训练自己,适应一切所发生的,所改变的,所拥有的,以及所失去的。
x
给每个人一个成功――
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是教育家。但我能写这个主题――给每一人一个成功。
因为我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名利、技能、学识等诸多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然,条件的局限使这些成功只能光顾哪些幸运的人。
难道剩下绝对多数的人群都没有成功的机遇吗?
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种毫无条件的成功机遇。它不仅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而且是最好最彻底的成功。
这就是――心灵的自由驰骋!
x
投海之乐――
投进事业的海洋,你会忘了健康;投进社会的海洋,你不会寂静;投进兴趣的海洋,你会疯狂;投进情的海洋,你有离苦;投进神的海洋,你会痴迷。。。
唯有没有投进,而是拥有比天空更加宽阔的心灵,在事业、社会、兴趣、人情、神地等等自由驰骋的人,才真正实现了完美的人生。
x
为习惯负责――
人的所有思想行为都会结出习惯的果实,故而,要时刻为你的将来负责。
x
处罚错误找过去――
错误是习惯做的,自己根本没法作主,而习惯是过去行为养成的,所以一个人要处罚自己的过错就找过去,不要蹂躏现在。同理,要想今后不犯错误,只有把握现在。
x
真我在念头行动里――
念头、行动是真我,要牢牢把握;心情、情绪是假我,不要被其所骗。
x
会用情绪是药――
情绪是激活我们心灵活动的重要元素,是治疗嗜睡、昏庸和懒散的一济良药。
x
幸福遍满眼前――
看到芸芸众生乐在他们的乐处,生在他们的生处,如果你不认为他们是幸福的,你就马上会失去幸福。
x
制高之自信――
永固的快乐来源于永固的自信。永固的自信来源于自信内容的正确和制高。
相信自己能超过别人,相信未来比今天更好,那是给自己注射兴奋济。能冲击一时,却走不到一世。
制高的自信就是超过自己,超过未来。达到那:我早已拥有一切的极地!
x
超越的标准――
超越就是有比这更深地认识、更高地追求。否则,就不是超越而是退却或暂时地遗忘。
x
放大生活――
如果我们一方面不断去体验生活,在社会和生活中积累感受,另一方面用我们打开的心灵去总结反思,我们将得到别人数倍的生活内容。因为我们用心去生活,而不是凭感觉,凭过去的观念。
x
心灵是泉――40分
知识的海洋是水,心灵的海洋是泉。
x
立言、立心、立行――40分
找到真理,就可以认识自己的观念。
看到习惯,就会明白自己的心。
掌握了自己的行动,就有反思的能力。
x
理想的正、反作用――30分
理想的正面作用是“变”――可以改变现状,从而获得了变化的快乐。
但,由于一些理想内容(非理想本身)的毛病――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局限而无法前进――就使得理想之“变”有了限度。由此,而出现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如果我们遵照“变”的特性,树立“变”的理想,亦或从为了“变”出发而追求理想,那么生命就没有了限度,没有了失望。
永无止境!
x
一个目的:解放!――30分
回味整个人生历程,每段都是被一件东西所束缚:少年的吃,青年的名、利、欲,中年的生命力。外境束缚累了,却又被内境的情绪、昏沉所羁绊。
没有挣脱束缚的缰绳,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羁绊,是为何而羁绊?
而,悲剧的是许多即便知道被束缚,也想跳出来,但,感到无力无门,只好放之任之。向命运投降。
这束缚,如果说得小一点:是我们受环境的影响所左右,自动陷入的。大一点说:人类文化的肤浅,教育的肤浅。相比较科技,人对心灵的探索和研究落后得多。
如今,解开这个束缚已经成了我生命的全部内容。
x
艺术人生的局限――30
艺术用创新、思想、情感带给人流动的精神外景,实现了快乐安住的目的。
但,不能超越,被艺术这种无穷魔力所沦陷的人,如同学者和信仰,会带给她同样的局限:被自己所创造的无量精神性内景所霸占,从而失去了客观外境的流动安住。
虽然,同客观外境流动相比,艺术人生可能带来顶级的艺术成功,画家、音乐家、作家等等,但超越不了的话同样可以带来心理疾病。有关资料显过:大艺术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
故而,艺术只能为我们所用,所调节,不能为我们所拥有,所执迷。
x
疯子的世界――20分
您知道疯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如何形成的吗?
疯子的世界只有一种意念,且这个意念的集中而形成了幻觉。它形成的过程就是在疯狂之前对某件事务追求得过于执着,把只接受和容纳它自己所认为的对的。或者,不接受现实,而幻想着结果不是这样发生。
如果疯子能认识到它所看到的景象是虚幻的,那么它就能驾驭自己。这份幻觉就会成为它认识心灵的最好资量。
如果世人以同样的道理来认识世间事务,人就不可能对自己的得失过于计较。
把不同观念的人说成疯子,是拒绝接受他人融入自己心灵的口头禅。
x
行为运行力才是真正的生命――10分
不是坚持,而是运转,按照客观需要和智慧来进行运转。
不是知识,而是思维和行为,训练它们的丰富与圆融才是生命的根本。
欲望有执行力,但缺乏回转,缺乏富有,缺乏圆融。
知识是另外一种物质,是思维的个体,但不是思维本身。
思维的成熟与运转是靠空化,而行为的成熟与运转确实靠有化。
空是流转中见空,有是流转才是真有。
x
战备精神生命之死―-10
我要证实自己观念的永恒,用事实来确保它的正确。用外来放任,用内来调节,瞄准变性,培植多土,让生活富裕,精神永安。
虽然调节的信念不会死亡,但执迷的习性会在一定条件下,发挥我所不能预料的结果。所以,我静静地等待着精神生命的死亡,看那时,是以地狱的痛苦来处罚,还是以昏沉来短接,或以烦恼疯狂来预兆。
为了应对精神死亡,我一方面加紧积蓄筑堤的资粮,多培养些无为法的静态习惯;同时,在作为中,冶炼自己的欲望,把它分段切开,分期一片一片使用。
就先从写作兴趣的定期激发、性欲的自在训练、办事的缓急相应、和动静体育互融等开始训练吧。
x
行为真理――5分
不是为了知识,也不是为了物质,更不是一种精神,而是行动――
需要的行动:健康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精神的需要。。。。
行为需要是真理,不是欲望。
行为需要是存在,不是观念。
x
行为科学――5分
见势、顺势、用势而为,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行为科学。
成就行为就是可以行动得起一切应该行的、有益的行为。
恒久的行为快乐就是:随时随地可以行为不同行为,没有障碍。
x
实用观念――5分
以生活环境优化、精神生活充实为目标,检验自己的思想观念。不仅要合理,而且要管用。
用在物质,用在精神,用在社会,用在环境……用在行为,用在意识,用在心灵……用在流转,用在健康,用在可行……用在清醒,用在和谐,用在清静随意……
x
把心给我――4分
我们的意识是在外境和事务中成熟与长大的,根本就没有我的参与。无我的自己把指挥权交给了外境,没有外境时就交给了欲望(生理外境)。
心随环境没有停歇,没有环境来安心时,就陷入迷茫、空虚和欲望。而更可怕的是,自己同环境所抵触时,愚味和欲望还指挥着自己去责备、仇恨外境,或蚂蚁撼树般地去改变外境。徒增无穷灾难、痛苦和烦恼。
把心交给自己,什么时候生在外境、如何利用外境,该改变外境还是内心,一切应该有自己作主。
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