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天使的翅膀 5_天堂有多远 天使的心_废文网|御书屋

24. 天使的翅膀 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的不屑之辈,将一次性餐具重复使用,而顾客在用餐后将一次性餐具毁掉,让其失去重复利用的价值,亦是在完善着自己的品质,一种大义之所在。事事别看小,就在这样一点一滴的小处中,能替他人着想,并习惯成自然,就更可见一个人之伟大之所在。

如果一个人老沉浸于小事所展现的伟大之所在中,不是顺其自然的做,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就如顺手拾起图钉的事例,被录用的人本已丧失了机会,却因此举动被重新录用并重用了,最终得到了人们认为的辉煌人生,创立了一番不小的事业。现在,很多人明白,如有人真是有目的的,跟着学做这样、这类的事,却得不到期望的回报,久了,那心难免不平,走向反面也不足为奇!一个人要做这样、这类的事,要顺其自然的去做,特别是那图钉之类的东西能扎人,是很害人的。当然,做好事之前也要冷静,就象有人看冷库门开着,都下班了,就以为是他人忘了,便好心将冷库门关了,万万没想到,里面竟有人,因此,那人被冻死在里面。这种好事做的,真是不能不引以为戒!

切记,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有这样的心境――“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或者说在人性的最深处,都存在着一种被感恩的渴望;但是,也应当认识到,接受了他人的感恩,其实也等于接受了他人的一份情感赐与。”

也就是说,当我们给予别人时,千万不要为能不能得到他人回报而耿耿于怀,与其这样,莫不如少做,甚至不做。一个人只要能本本分分的活着,他有权做任何选择,做与不做,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根本。

我们也更应该去相信,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哪怕是众人眼中的幸运儿,他亦自有他的付出!

宇飞很明了,后天观念对人的左右,人往往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能拥有客观、包容性的、明辨是非的基础,对人相当重要。

就拿假钱问题来说,我们不能这样自视甚高,当花钱时,收钱者仔细辨认真伪,就会觉着是对自己人格的贬低:象我这样品质的人,怎么可能用假钱骗人?不由不气,真是世风日下啊!

其实,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呀!自己收、花钱之前印证真伪,是对自己、亦是对他人负责,当面认清,就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了。人都难免有走眼的时候,银行还保不准会流出假钞呢!要知道,区区一百元钱,就很有可能促使贫困的人对整个社会完全丧失了信心,而走向绝路!这绝不是妄言,不就有一个乡下人,好不容易种了点东西,到城里卖了一百元钱,结果这钱却是假的,因此而想不开,自杀了!

有些看似有道理的经验之谈,是经不起延伸推敲的。譬如,买馒头,不能买太白的,太白的那是加了增白剂的;买鱼要买瘦的,不能买肥的,瘦的是野生的,不加激素;肥的是家养的,是用药的――这样、这类的逆向思维,不能绝对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的大江大河那里不污染呢?野生的也有可能是在污染的环境下长大的,更何况野生的保不准寄生虫满身。所以说,食物的好坏还得由政府职能部门尽职尽责,检验把关,不能仅凭主观看问题。如一个故事中所表达的:在火车上,一个女孩本是诚意让座,而落座之人好绝对化的逆向思维:肯定是要收好处费的,便主观的将十元钱硬塞给了女孩,才安然落座,闭目养神;女孩对他此举不由一愣,见他那么“执着”,也了无趣,就没必要推还了。那点钱很让她不屑,她让座是看他年纪大了,站久了太辛苦,又不是为了钱。何况,她也是没几站就要下车了,站几小时权当活动身体了。事后,她随手将钱扔给了在车厢中的乞讨卖唱之人。

女孩让座本是一件挺温暖人心的事,可是,绝对化的逆向思维反会使我们丧失许多的温暖与美丽!

在更显人性化问题上,西方确有我们不少该借鉴、学习之处――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美国人,上了有名的大学,不象其他人一样找了个好工作,有了好的前程;而是选择到一个湖边,盖了所房子,过起了田园生活,并以写小说为爱好,写了一辈子的书也没发表,一辈子也没结婚。如果叫一些中国人来看,那他的一生就是失败的人生,甚至是让人耻笑的人生;而美国人怎么看?普遍认为,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那还不叫圆满吗?现代人呐,往往难以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过的生活。从这样一件事中,可见一个国家、国民的包容心。在中国,要是谁不用说一辈子不结婚,几十岁还当光棍,那私下里的闲言碎语就出来了――那人是不是有毛病,云云,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心理素质低的,想想人的指指点点,就有可能承受不下去,而父母也好以此觉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更好当个事,把自己难为个够呛!

更见包容心的是这样一件事――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人,还是个博士呢!主观臆断师长有意难为他,竟将其杀害,尔后自杀了。事后,师长的亲人竟写来信安慰留学生的父母,为他们失去了儿子而感到难过!在他们的观念里,如身边谁有心理障碍而没能被知道,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会认为自己在失职;要在中国,还安慰呢,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恨你入骨,恨不得你被“五马分尸”!

在西方,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与中国确有很大不同,就拿教育孩子的问题来说,东西方、也就是中国与西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差距在哪呢?从这样一个事例中就可见分明――在中国,问孩子的志向是什么?如孩子回答是将来做小丑,那就会被认为很没有出息;而在西方,老师却会如此鼓励:愿你把欢乐带给世界!这样的回答绝不是虚伪,而是发自内心。

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能力。当然,这也是社会所谓的大势所趋――认为只有好好学习,上什么学都上重点,名牌才会有好的出路;所以,只能都往一根独木桥上挤。但是,最终能上好大学、名牌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美国也如此,不过,他们的观点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学校能给你开启一扇大门,只是在某一时刻而已。在美国,很多人一生可能要换五到十个职业和不同职位,不管读什么大学,一个人的经验、智慧、沟通能力和整体悟性,才是追求事业成功的基础。

有人是这样认为的:美国的文化大环境从小就鼓励你:你永远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永远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没有人可以说他的价值比你多一点,只能说是不同。所以说,你从小到大的自信是根深蒂固的。就是说,就算你是一个扫马路的清洁工,也不见得你的价值就比别人少。因为,那是你的选择,只要觉着自己的选择是快乐的,并不缺乏体面生活的基础,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由于有了这样的大环境,使身处其中的人不由得产生一种这样的心态――我就是我自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我不需要感到害羞。

在中国,做好父母也不容易,因为社会潮流如此了,父母不说,周围的环境也是把子女往独木桥上挤;可是那一个个重点、名牌大学,哪那么容易上啊?

人格不健全,上到多高都容易出问题。

现在,中国有些孩子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打也不行,哄也不行;有时孩子气人气得不动点硬的还真不行!让孩子明白体罚不是责打,而是爱,很难把握。有的孩子一时意气,乱踢乱打、乱搞破坏,发起脾气来不计后果;换一个方式劝解,东西坏了是小事,把自己弄疼了、伤了,也不见得就一定有效。

有这样一首诗云――“人皆种榆柳,守此十亩荫,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对孩子功利教育的结果,恐怕这十亩荫都守不住;而健全、完善孩子的人格,就如种长青的松柏,守此一片心,才是长久之福。

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难免有情绪低谷、身处逆境的时候,最终能否从中看淡走出,关键是要看这个人能拥有怎样的心境,有句话说得好: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的生命还在,你依然可以享受阳光和鲜花,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出人性的美好来。

在这里完全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因为你“贫穷”,你就没有人生真正的美好;也不是因你富有,你就一定拥有人生真正的美好。首先,人生真正的美好,不在于你能拥有怎样的生活,而在于能明了该做怎样一个人的问题,只有如此,才会更好的去感受生命的可贵。

总之,我们应该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是顺境,逆境,都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安排,正如那样一句话所道出的: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依然怀着感恩之心,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活在当下。

我们应该抱有这样的信念――越是在磨难中,越是要放大自己的心胸,就如孔子所说的,一个人至少困而知之,在艰难困苦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增加人的内涵,放大心胸的同时,也放大了人生。

我们完全可以拥有这样的认识――为什么人生要遭遇如此磨难?就是为明白一些道理,印证人生,完美人生。由此也可延伸至,更有可能是在为他人遭受苦难!之所以敢如此说,是因为我们能从中走出来,并切身体会到人生的一些感悟,能给他人以启悟,让他人少走、甚至不走弯路,不再经过我们所经历的磨难,也就是能做到理解他人、替他人着想了。

到了这里,就如凤凰的涅磐,不但自己获得了重生,亦使自己的心变成了光明的火种,由此也就不难广交新友,走向生活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