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把手中的布条轻轻放进了香炉,布条随着一缕缕的青烟化成了灰烬。
“来人,把我的朝服拿来。”
他的声音刚落,从门外进来了四个婢女,每人都捧着一件衣物,她们帮王允穿戴工整才退了出去。
王允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宫门前。
他喜欢早到,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总是第一个站在宫门外。不过,今天他不是第一个。
“司徒大人每次都是那么早,真乃百官的典范啊。”
王允见是国舅董重(董太皇太后的弟弟),便下马施礼。
“国舅比下官来的要早,才应该是百官的典范呀。”
王允一边与董重客套,一边暗自寻思――董太后一支没落后,这董重也称病不上朝了,今天这是怎么了,来的比我还早?看来,今天的朝廷要不安稳了!
这个老官油子真的是把朝廷的大小事情都看透了,只要有那么一丁点风吹草动,他就能嗅到潜伏在草丛中得危险。今天就很特别,因为董重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被他觉察到了。
朝廷中的大小事情全都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到大将军府,所以何进很少上早朝了,更何况每天都要劳累到半夜。
暂时主持朝会的人是王允,所以他是亲何派――所以他不能和董重聊的太投机。
早朝时间已到,王允率领众官依次走进朝堂。
奇怪的是,今日的朝堂之上很特别――皇帝龙座的后面多了一个珠帘,珠帘后面坐着一个人,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是个女人。
又要垂帘听政了?
又要宫廷政变了?
王允暗暗心惊。看来今天的朝会真的很不安稳,似乎想变天。难道今天是董家与何家――这两个外戚势力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王允吃惊的同时,所有人都暗自捏了一把汗,这种事件经常是血流成河、殃及无辜而收场。要是董家当了权,绝对会打压一大批亲何势力;如果斗不过何家,那么与董家有关联的人肯定也没好下场。
这种正面冲突的后果无法想象。
少帝心里也清楚,他奶奶要垂帘听政。虽然不太喜欢这个偏心的奶奶,不过向来孝顺的他也不敢违逆董太后的意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跪倒在龙椅下,全都毕恭毕敬。
少帝向身后的董太后瞧去,似乎要征求她的意见。
董太黄太后在珠帘后面说道:“众臣平身,赐国舅董重座。”
这句话不是说给少帝一个人听并让他传达的,因为满朝文武都听到了。
她直接过滤掉了皇帝这一环节,足见其野心不小啊!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