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是生活逃避不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归宿。孤寂在人生里程中是正比例增长:人是逐步从孤寂的蔓延中迈向死亡的。
一个人要想全过程地同人生每个真实相适应、同所有客观和自身环境相统一,就必须在能活动的同时学会孤寂、适应孤寂;一步步化孤寂为习惯,视孤寂为常态,如同劳作和娱乐一样。
要知道,山地的孤寂孕育河川的奔泻,天空的孤寂孕育星体的轨迹。而人的孤寂则能孕育出更响亮而搏大的人生。因为劳作和活动是精神血气的耗用,孤寂是蕴养精神的睡眠。
其实,能耐住孤寂的人是找到了生命的另一项劳作――不依靠外境的心灵活动。这种活动同语言交往的思维活动、行为举止的肢体活动、娱乐消遣的情感活动相比,具有更广泛的自主、富有、博大和细微。
心灵的宽阔只有在孤寂中才能无拘无束地得以开发:孤寂中反思你的思想观念、过滤你的爱恨情仇、分析总结你的作为,你慢慢开始认识了自己、改变了自己,接近了生命的真谛。从每次孤寂中走出新生、走向成熟。如此,在生命体不断因劳作而损耗的同时,你把经历转化成精神成果,既而实现了生命从外境活动的阳性到精神内守的阴性的转移。
(相反,不会孤寂的人,是没有能力驾驭孤境的。长期依靠外境而活着的习惯必然使其在孤境来临时,产生孤独、寂寞和空虚的情绪。避免不了孤寂就避免不了人生的缺憾或痛苦,就没有精神的同步适应和升华。从而在被动地经受孤寂地折磨中而走向自我逃避或灭亡。)
在劳作之余,给自己耕块孤地吧,让生命在此熠熠生辉!
2007年12月29日
\');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