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重!"袁寒云最后留下了这句话,便转身离开。
直到这个时候,袁寒云才明白自己的心意。
原来他对储巧的感情,早已深入骨髓,哪怕是分别的一刻,也难舍难分。
他的嘴角扬起了一丝苦涩的微笑,渐行渐远。
……
“上车了,大家上车了!”
“上车了,都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火车进站,周围哗啦啦站起一堆人,都是要去往东北参军的。
储巧这才知道袁世恺要往东北派去多少人,整整一列火车,全是新兵。
“金上尉,我们这边走。”同行的还有新获得任命的其他军官,他们单独有一节车厢。???.BiquKa.coM
原本储巧以为自己会是最年轻的那一个,汇合的时候,大家互相介绍,他才发现原来十八十九岁就参军当军官的不在少数,只是去往前线的很少。
“像你这样年少有为的不多,国家部队缺人,我们就该前往战场支援,金上尉,幸会了。”
“幸会,你好。”
身边陆陆续续坐满了人,有知道储巧家庭背景的主动过来套近乎,带着其他人也一一过来做自我介绍。
刚刚招呼他一起上车的上尉看众人散去,压低了声音:“不用担心,我们去了肯定不会被直接派去打仗,像你这样的更不可能去冒险换军功。”
说着,火车正式启动,他看储巧一言不发地闭上了眼睛,只好咂咂嘴,不再说话。
他们这一车人奔赴东北,报社和文学界报道是政府要与日方顽强抗争,给新zf赢了一波民心。
接着,“二十一条”谈判的新进展加快。
7月23日,袁世恺会晤美国公使芮恩施,谈中日交涉情形,希望美国政府相助。
7月25日,新兵正式融入东北陆军二十七师和二十六师。
8月10日,美国向英、法、俄提议共同干涉中日交涉,未获三国同意。
8月11日,日本向袁世恺及其内阁发出关于“二十一条”的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否则将增兵进京。
8月12日,陆军二十七师通报有日本军队进入沈阳地界。
8月13日,袁世恺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带内阁总理金铨、外交部长曹汝霖,与日方正式会面谈判,起草协议,举国皆惊。
8月13日同日,美国声明不承认损害中美权益的中日新约。
民间开始出现讨伐袁世恺zf的组织,内阁总理金铨苦思冥想,上书以病请辞,被袁世恺扣下,只好装病不出,紧急联系在军队的储巧。
8月20日,陆军二十七师通报批评擅自与日方散兵交火的中路三连五营,新上任的副连长金翰池因为监督不力,和连长一起受罚。
9月2日,谈判僵持不下,日方内阁威胁对华继续增兵,袁世恺拖无可拖,批准了中日条约。
“他nnd,出兵,把他们都杀了!”
。
..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