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幸运的陈眉公_收藏纪元_废文网|御书屋

第32章 幸运的陈眉公(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走入书房,就看到正面挂的一幅横幅,“问不知斋”四个大篆,字虽不能称为佳妙,但是意气风发,书卷气跃然纸上。

落款是:民国三十七年秋,瑾瑜贤弟雅嘱,钟祥李济。

民国三十七年是公元一九四八年,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作品却没有半点损伤变形,可见主人的用心爱护。

常闲走到横幅下,神情肃穆,恭敬的鞠躬行礼。每次到南师这里求教,常闲和其他师兄弟都是在此行礼如仪。

《庄子?齐物论》中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老子说,“知不知,上”。

知“不知”才是真正的“知”。

这就是南师的问不知斋。

南师名南瑾瑜,是西南联大最后一届毕业生,曾追随李济先生做过殷墟的研究,后来转而研究明史,退休前是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所长,常闲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学生。

对于历史和考古专业而言,李济先生就是一座丰碑,供人仰止。

李先生之前作中国考古的都是外国人,他是国人中第一个作中国考古的人,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先生给我们划定的。

哪怕到了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仍活在李济的时代。

眼前这屋子里有些杂乱无章,这屋子颇为轩敞,足足有五十多平米,名副其实,三壁都是顶天立地的实木书架,上面书本摆得满满当当。

还有更多的书,被塑料绳一捆捆绑好,堆放在地上,其他地方如书桌上、沙发旁、三角橱的边缝也都搁着两三本书。

那些书半开倒扣,似乎是主人看到一半随手放下,就再没拿起来过。

放眼一望,真是密密麻麻,乱得不可开交。

屋子里唯一和书没关系的,是南面长窗下的一副棋具,榧木棋枰和红木棋罐在上午的阳光下安安静静,一尘不染。

……

“天为补贫偏与健,人因见懒误称高……”

常闲展开条幅,吟道:“是陈继懦的句子,笔法大拙不巧,老辣纷披,意境萧散,简淡玄远,南师您没有用最拿手的《祭侄》、《争座》,却用了难得一见的《万岁通天帖》,跟陈继懦此诗更加贴切,您的境界又长了!”

常闲一边啧啧称赞,一边卷起来道:“这是真正的文人字,这幅字就赐给弟子了啊!我正想着给您的徒孙留点传家宝呢!”

老爷子气不打一处来:“你小子自己还尿炕呢,谁家闺女能看上你这猴崽子!”

“嘿嘿,迟早的事,迟早的事!”

常闲嬉皮笑脸的说道:“说起陈眉公,我更喜欢他的那句“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

“那是你小子叫常闲,自我吹嘘,还拿古人为自己张目!”

老爷子笑道,他就喜欢常闲这股子机灵,没有权威崇拜。

说起来也是奇怪,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最为相得的倒是这个后来没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常闲,一直把他当做关门弟子对待。

人和人之间,真的不能不信缘分。

wap.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