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殷商古册_石人眼_废文网|御书屋

第二十七章:殷商古册(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躺在魏明手上的这一堆东西里头,既有记载了占卜结果的龟甲,也有一些写着祝词的动物骨板。从文字内容来看,都是之前那一首“颂”里提到的觋暌。

觋暌是商朝的一位祝官,是这座墓的墓主人,也是传说中那位商朝大巫。棺椁暗格里的甲骨,大部分都与商朝征伐鬼方之战有关。至于祝词,不外乎向天帝、四方神祈福,以及吹捧商王武丁如何英明。这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分别写在两份竹简上。由于串联竹简的草绳已经腐朽破裂,因此辨读起来颇费了一番功夫,其中还多有颠倒错乱的部分。

其中的第一份竹简,记载的是商王武丁下达的一份谕旨,大意是武丁如何推心置腹,自己有多信赖觋暌,未曾嫌恶觋暌的奴隶出生,而是以才能取人,希望他能把事情办好。最后又在谕旨中指示此事若成,会封觋暌为神伊。

所谓伊,是商朝的一种官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可这里面的“神伊”却不见于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魏明也是闻所未闻。

第二份竹简的作者,就是之前魏明在墓龛中看见的那个“豳方”统治者“豳候”。这一份应该是类似于国书的文件,大意是豳候和“八方”都愿意效忠商王,并指令了他一个叫阳考的儿子,带兵前来河西之地与商王汇合。古代的“河”指的是黄河,河西之地是一种泛称,大概对应今天的陕北、山西一带。

剩下的竹简非常零散,多是一些记载着军力、后勤、情报等相关信息的文件。对于考古研究极有价值,但对解决他们眼下的问题没什么帮助。

看完这这一通东西,魏明只觉得头痛脖子酸,心头的疑问更是有增无减。

首先,商王武丁说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墓中的骷髅是觋暌的吗,如果是,他跟黄大师到底是什么关系?然后,又是什么东西从棺材里钻出来了?

墓室里的空气本来就沉闷混浊,各种线索和疑问像一团乱麻一样涌入他的大脑,直教他头疼欲裂。一旁的陈总更加急躁,不停的反复问他,这里面有没有记载一目鬼王或者鬼眼的。魏明又大概看了一遍,说这上面根本就没有“眼”或者“目”这个字的甲骨文存在。

陈总大失所望,越发沉不住气,眼看又要骂人。一旁的阿凯提出建议,说如果这个墓主人葬在这里是为了镇压鬼王,那鬼王肯定就在这墓室底下,不然谈何镇压呢!不如干脆挖开看看。

陈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先前被黄大师摆了一道,焦躁得很,还在气头上,脑子一热,也不管工作量,当即就下令挪开棺椁,掘地三尺,把这里挖穿也要找出这个东西。好在杨哥赶忙劝住陈总,说先不要贸然开挖,不如用探铲打几下先看看。

杨哥作为掌眼的土耗子,经验丰富老道,加上又是陈总的老相识,他的话还是颇有分量的。陈总想了想,还是点头应允,叫阿凯带着那些保镖听杨哥指挥。这些个人都用上了死力气,硬生生的把这口石椁挪了个位置。然后又一节节的组装探铲,开始忙活起来。

那头忙的热火朝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边魏明让到一旁。他本来还想再去看看那些放陪葬品的墓龛,又想起自己还没来得及看石椁后的那一面“鬼树墙”。他绕过石椁,走到那一面墙的近前,用手电一打,猛然发现他们又上当了。

这一面墙的墙面很不平整,中间凹下去一小块,在远处用手电光看,确实很像是有意砌成的一个形状,要是跟星座似的往抽象、玄学的方向解释,也勉强能树的形状跟搭上边。可是如果这大槐树真的是古人有意留下的神物象征,绝对不会做的这么模糊、粗糙和模棱两可。

这个人嘴里就是一句话都信不得。

他陷入沉思,忽然感觉身后好像有人捅了捅自己,回头一看,只见老马神情狡狯,正向他不停眨眼,指着胳膊下藏着掖着的东西。这老马多半是在土里打到什么宝贝,起了贪念了。

那是个圆形的青铜物件,看起来工艺精巧,但磨损严重。老马用轻不可闻的声音问魏明,这是不是啥宝贝。他拿过来看了两眼,顿时两眼放光,原来这东西是个马车上的轴箍,是以前用来箍马车车轴的东西。

望着老马挖出轴箍的地方,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好像意识到自己遗漏掉了什么,又把轴箍从老马手里夺过来看了一遍,终于意识到一个他们忽视已久的问题。陈总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新发现,他理也不理,径自跑到甬道外面,仔细的辨认起那些车马辙痕。

从进墓以来,他就一直觉得这座墓里的车马辙痕密集的过分了,而且压根找不到车马坑存在的痕迹。只不过之后接二连三发生的诡异事件,让他有意无意的忘记了这个疑点。

他蹲下身,一路从用甬道埋着小碎步检查着车马辙痕。果然,那些车马辙痕到了墓室门口虽然淡化了些,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显得杂乱不堪,稍稍刨去浮土便可辨认出来。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以后,他说:“陈总,你快让他们停下,不要挖了,我有线索了。”

陈总闻言眉毛一挑,问他发现了什么,他说:“你看这些车马辙痕迹,它们应该一直延伸到墓室里面,甚至更深的地方。”

“小魏啊,咱们现在就不要把时间花在研究原理上了,你先说结论吧。”陈总不耐烦的说。

“这些里的路是用土石铺的,按理说算是非常坚固了。能留下车辙说明车的载重很大,或者是数量和进出次数足够多——多到非常夸张的地步。但是,这墓室里的东西又没有达到这个数量级,这意味着这些马车的终点可能不是这个墓室,而是别的地方。只要咱们能顺着把墓室里的车辙都找出来,就能弄明白这些车是往哪里去了。”

陈总又问他,要怎么找车辙。魏明说,他们学考古的有一门课叫做考古地层学,这一套东西,说来既容易也不容易。容易是指基本的实地操作方法,无非就是挖探方、刮面之类,教一教民工也能上手。说不容易,就在于怎么判断和辨认地层,分析出地层正确的年代和对应文化,这里面的学问就不少。

但好就好在这间墓室位于地下,是一个理想环境,非常方便做地层清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正好杨哥也带了刷子和手铲过来,陈总听完连声说好,当即批示魏明给这些土耗子和保镖们开一场培训会,教他们怎么做刮面。

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清出来一些相对明显的车辙痕迹。车辙的指向非常明确,一路穿过棺椁所在的正中,最后消失在后墙的墙角处,说明这里原本是通的。

魏明又亲自上场,刮开墙面上的浮土,果然在墙面上发现了两条明显的边沿线,边沿线内里的墙明显是后来砌上的。原来这处所谓像是“大树树干”的奇怪凹陷,不过是一道临时砌出来的不规则墙面罢了!

这几下看的陈总连声称赞:“不愧是高材生,脑子就是不一般!哎呀,刚才我还误会你了,你别放在心上,我真是太不应该,太不应该。”他笑着拍拍魏明肩膀,接着又说:“咱们这个项目要做成,接下来少不了你的本事!等回去后再给你涨薪。不,不对!你想要什么只管开口!只要咱们这个项目做成了,要什么都可以。”

这番话吹得魏明有些飘飘然,要不怎么说老板都爱画饼呢。魏明对着陈总又说了几句场面话,把目光投向了后头的那一堵封住的墙上,研究怎么突破它。

从刮面清出来的边沿看,这门的面积不小,比他们进来时的甬道门明显更宽。陈总又问:“这里头是后室吗?还是车马坑之类的地方?为什么还要砌墙把门堵上?这门为什么这么大?难道商代有这样的葬法?”

魏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下边的杨哥却忽然叫了起来,说好像是在墙角底部发现了文字。会刻在这个地方的文字,肯定是什么关键信息,他趴下一看,看到的却是一串歪歪扭扭,用中性笔写上去的繁体字:

“此墙乃是本座以崂山仙法所筑,奉劝尔等烂仔早日回头是岸。——黄志伟留。”

黄志伟是黄大师的真名。这留言半文不白,又叫他们“烂仔”,气的陈总是青筋毕露,暴跳如雷:“姓黄的,我贼你妈!老子迟早抓住你个闷怂!”骂完了还不解恨,又抄起工兵铲往那土石墙的方向一指,说:“给老子挖!把这面墙挖透!挖不透就上炸药!”

一旁的杨哥连忙劝住陈总:“别,别介啊陈总!这堵墙少说七八米,挖不穿不说,搞不好还会引起坍塌,千万别乱挖,您忘了甬道那事啦?”

“那你说说,这个姓黄的是怎么过去的?他怎么过去的去?你有办法过得去?过不去就给我滚蛋!”

杨哥对着这一堵墙摸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机关之类的名堂,苦着个脸骂了一句:“他奶奶的,这姓黄的,把咱们当成了瓮里头的鳖……”

一旁魏明听杨哥说到“瓮里的鳖”这个词时,忽然灵光一闪,退后几步,又看了看这倾斜的墙面、地面上混乱的车辙,以及四周的那些墓龛,一个大胆的念头忽然从他脑海中浮现。

他明白了,他全都想通了。

“这地方不是墓室。”他大声说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个地方,它是个城,是个瓮城!”

(本章完)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