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去看,公司团体活动,应该参加。”
“就是,吴姐还约我去她家附近电影院去看。”
“也行。”
“吕经理说了,组织大家一起去看电影,不能无组织,无纪律,想去哪个电影院看就去哪个电影员看?”
“哦,上早班的人得跟上晚班的人分开看。”
“肯定,上早班的,下午看;上晚班的,早上看,各单位都看,不是我们公司专门看。”
“那就人多。”
“李大秀单位也看。”
“肯定。”
“也没有啥吃的?”
“没有。”
“嘴里没吃的,心慌慌的。”
“拿个苹果你吃。”
“行。”
李大龙洗了两个苹果,两人坐在那里看电视。
“天冷的很,”张招弟说。
“冷的很,”李大龙说。
“你还嫌我穿大衣了,都这么冷的天,”张招弟说:“你还敞开衣服骑车,老了,你还以为你年轻,落个病,看你咋办?”
“还可以,不太冷,”李大龙说,他捎着张招弟去电影院看电影。
“也老远呢?”张招弟问。
“远呢?”
“吴姐不知道去了没有?她说在影剧院门口等我们。”
他俩来到电影院门口,没有看见吴姐,门前停满了车子,李大龙找了个空处把车子锁好,张招弟说吴姐还没有来,想去旁边的超市转一转。
“你们俩人来了,”有人问,他俩回头一看,是吴姐,戴着口罩,笑着说:“我也刚来。”
“我还说进旁边超市转一转去呢?”张招弟笑着说。
吴姐拿出电影票,一人一张,随着人流,往进走,进了电梯,直接上了三楼。三楼看来是分租出去的,用隔断分开,有个跆拳道馆也在里面,大红牌子挂在那里。里面还有卖小吃的,饮料的等,学生多,都围在那儿买吃的。吴姐去买饮料,张招弟不让买,说看一会儿电影,又不饿,买什么吃的?一起检了票,进去。里面不大,楼梯式的斜坡,摆放着一排一排椅子,椅子都写着几排几号,越到后面越高。三人找到坐位号,坐了下来。整个一面墙是屏幕,拐角放着放映机,顶上几个大白圆灯亮着,白墙上镶嵌着几个大方盒子,可能是扩音器。前排坐着几个人,后面也有人坐着,好象都是学生,椅子坐满人,也就能坐几十人,没有一点空间。这样小的电影院,坐在那里让人感觉有点别扭,视野太近了。头一台就是大屏幕,不论从哪个方向看?一看就是墙,太没有隐私感了,还没有见过这样小的电影院?要是平时,李大龙早跳起来走了,谁坐在这里活受罪呢?今天不行,吴姐弄的票,不要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票,让他们俩来看电影,其它电影院还要买票呢?本来,李大龙不想来,张招弟说吴姐说了,专门弄了两张票让你们俩来看电影,如果不去,好象人家热脸贴到冷屁股上了一样,关系那么好,别人想让帮忙都不帮。
电影还没有开,进来的观众都坐在那里看手机,家长领着孩子一个一个进来。今天是星期天,看来,学校也通知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电影,科教育片,坐位陆陆续坐满了人。刚开映,声音很大,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张招弟“哎呀”了一声。空间小,声音传不远,回旋在屋内,宽影幕,声音大,震耳欲聋,慢慢才适应了。
电影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重大事情,从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原子弹爆炸成功;女排精神;香港回归;举办奥运会;载人航天飞船安全返航;七十周年大阅兵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张招弟一会儿热泪盈眶,一会儿高兴的笑,我们的国家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有苦有乐,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家强大。
电影完了,我们出来,楼上挤满了人。
“还说没有人看电影,你看人多不多?人挤人,”张招弟对李大龙说。
李大龙笑笑。
张招弟去上厕所,一会儿走来,说厕所人多,挨不上。三个人下楼来,她去街上的公共卫生间了。
“先去我家坐一坐?”吴姐对他们俩说,并指了指对面的大楼。
李大龙望了望对面小区,说还有事,下次去。张招弟说下午还上班,赶紧回去休息一会儿,告辞回家。
麦青打来电话。
“你今天没有上班?”麦青问。
“下午班,我刚看电影回来,”张招弟说。
“你去哪里看电影去了?”
“电影院。”
“啥电影?”
“我和我的祖国,”张招弟说:“店里组织的看电影,还要写观后感。”
“哦。”
“家里人都好着?”
“都好,你也不回来转一转?”
“我一天愁的,哪有心情回去转?”
“愁啥?”
“撞车了?”
“啥?撞车了?”
“李大龙跑出租车,跟大班车撞了,全责。”
“严重不严重?”
“人撞伤了,赔了几千块钱,车没有车损险,车撞坏了,还停在那里修,配件还没有发来。”
“啥时候的事?”
“国庆节第二天。”
“我都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
“还哪来的心情?”张招弟说:“这个月发两千块钱,给阳阳打去一千块钱,还剩一千。打发这件事,赶紧把这事处理掉,心烦死了,我成夜睡不着觉。”
“给谁都一样,要是我,早都倒了,吓死人了,再不要开车了?”
“没事干,是我督促他去开车的,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事?”,
“人好着就行,钱慢慢挣,吓死人呢?”
“我安慰他,人好就行,钱不是个事,不要搁负担,我发现李大龙这些天痴也懵的。”
“不敢心上让搁事,让出去转一转,不要整天闷在家里,钱财是个啥?人要紧。”
“出了事,他还不让别人知道,说知道了笑话他呢?”
“笑话啥呢?笑话他开车没有水平,还是不会开车?发生意外了,又不是故意撞车的,他想那么多干什么?”
“就是,跟人就不一样。”
“你多开导开导他,他心里堵得慌。”
“知道。”
“你有啥事了打电话?我也赶紧上班去,挂了。”
张招弟挂了电话。
“你咋又回来了?”张招弟问李大龙。
“好冷的天,我回来穿件衣服,”李大龙说。
“哪我就不去了,你一个人去修理店?”
“行。”
李大龙穿件外套出来,来到了4s店,负责人正在看着什么单子,看见李大龙来了,笑着问:“师傅来了?”
“配件来了吗?”李大龙问。
“来了,今天就按排人员修理。”
“好。”
负责人又低头忙着,李大龙进车间转了转,看了看车,就出来了。
路上,交警在清理占道的车,一小伙子从商店跑出来,跟交警解释着。
他回来,张招弟问:“你去了?”
“去了,负责人说配件来了,说今天就开始修理,”李大龙说。
“配件来了就好了,赶紧修好车,心也就静了,你下午再去催。”
“配件来了,他们就修去,我催的紧了,惹人家不高兴,再放慢修了怎么办?”
“反正你没事干,去看看,光看不说。”
“行。”
下午,张招弟上班去了,李大龙准备再去看一看,一看窗外地面都湿了,天下雨了,雨带着雪花往下飘落,外面的行人穿着雨衣,有的打着雨伞赶路。
他决定不去了。
李大龙给李二秀打电话问:“二姐,今天猴子嫁丫头是吗?”。
“嗯。”
“你把礼给我带上?”
“我都回来了,在宾馆里待客,”李二秀说:“你没有给我说,我还以为你用微信给发了,村上的人都用微信给送礼,你直接用微信把钱转给猴子。”
“行。”
“你玉米啥时候掰?村里都掰完了,还剩下你的没有掰。”
“养牛的也没有来拉玉米杆子?让给我一千块钱,连玉米带杆子一起拉了去?”
“没有。”
“你也没有问一下?”
“我去哪儿问?你回来去问?”
“我回去,还不如自己掰了。”
“谁哪么干呢?玉米是玉米,杆子是杆子,玉米掰掉,人家直接来砍杆子,连玉米带杆子,才多点玉米?肯定没人要?”
“不到一亩田的玉米。”
“玉米脱了,装进袋子里才卖一千块钱,人家来掰完,扛到车上,拉回去,晒了再脱,再卖,光花这些工,算算都合不来,还不如出去干活呢?挣都挣一千元钱呢?”
“嗯。”
“村上压自来水管子,给妈说了吗?”
“说了,妈说李小龙不让压自来水管子,掏钱不说,以后还要交维修费,这个费,那个费的。”
“不压管子就不压管子了,我也不管了。”
“肖菊红可能不想回去,她妈在城里,她可能也不回村里了。”
“妈完了,他们俩靠谁呢?迟早非回来,他们俩老了,干不动了,不回来靠啥吃饭呢?”
“再过十年,国家越来越好了,老人国家都养活了,还用你愁?”
“哈哈哈,”李二秀笑着说:“也许你说的对,我们也不用愁,没有交养老金,国家给我们这些农民也发退休金,那太好了?”
“以前,村民自己出钱修路,现在国家出钱修路;以前自己盖房子,现在国家给盖房子,谁能想到这些好事呢?”
“就是,挂了。”
李大龙挂了电话。
(本章完)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