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墩腰疼,能干活?”
“给拉个线,操个心。”
“噢。”
李大龙说着走了。
蔡淑芳和两个妇女在硬化路上锻炼,走了过来。
“谢子栓,前面路上有个男人叫你去呢?”蔡淑芳对谢子栓说,谢子栓在门前削树枝。
“男人总叫女人去呢?男人还能叫男人去呢?,总是叫你去呢?”谢子栓笑着说。
三个女人大笑。
“男人叫你去呢?”
“叫男人干啥去?叫女人去呢?男人总叫女人呢?”
“前面田里有辆车停在那里,有个女人挡住了。”
谢子栓朝前面看了看说:“昨天那个女人就挡住不让过,说放树也白放,放倒也不让过,老板偏要放,硬是让我们把树放到车上。结果,不让过,那个女人的田,田给人家压了,那个女人挡在路上就不让走,结果没让过去。”
“那个女人腿一叉,挡在路上,看谁敢上?”蔡淑芳笑着说。
“怨老板,放树的时候,那个女人就挡了,他硬要放倒装到车上。”
三个女人笑着走过去了。
李大龙走过来。
“你干啥去?”谢子栓问。
“上街。”
这时,谢子栓的手机响了。
“谁,啥事?”谢子栓问,接着说:“哦,是马兰,猴子昨天只把他承包的田犁了。”
“我的田犁了没有?”马兰在电话中问。
“你比别人长得胖,专门犁你的田?都没有犁。”
“怎么没有犁?”
“猴子昨天赶着把他的田犁完,今天帮忙去了,他队上有丧事”谢子栓说:“问你田的事?你打电话来了?,你找上活,怎么不打电话让我也干活去?好了,田都还没有犁,”谢子栓说完,挂了电话。
“猴子找了个打药的人,不知道田,把马兰的田都打了药,气的还骂了打药的人一顿,这回马兰偷着笑去,”谢子栓说。
李大龙笑笑。
“路上犁田的机子多的很,这几天满路上开过来开过去,”谢子栓说。
李大龙一看,过来了两辆耕田的拖拉机。
“你怎么还不犁田?”李大龙问。
“犁的太早了,种的时候,田就干了。”
“害怕天冷,早早种上,玉米出来就冻死了?”
“嗯,过了清明再点玉米。”
这时,李大龙的手机响了,是张招弟打来的。
“村上发来微信说,4.0,50开始办了,你赶紧去办,”张招弟在电话中说。
“知道了。”
“你去看能不能办上?”
“知道。”
挂了电话,李大龙开车去了镇上。
镇上政务大厅人少,李大龙直接就办好出来了,给张招弟打了电话。
“你怎么没有人去村上办呢?”张招弟问。
“我直接去镇上办了。”
“行,办上就行,我还上班,挂了。”
他去了街上,买了点菜回来,李大秀打来电话说星期天上坟。
李大龙刚把车停下,看见王二宝在街对面走着,手里提着一个手提袋,里面装着菜什么的,只顾往前走。李大龙下了车,去对面银行取了钱,开车沿街往回行驶,转眼的功夫,王二宝已不见了,前面在盖楼房。
“是不是王二宝在工地上干活?中午休息了,买了点菜,”李大龙想着。
在前面路口拐过弯,他看见王二宝正在路边走着,眼睛只顾朝前面看。李大龙开车到他跟前,按了一下喇叭,王二宝转过头来一看,看见是李大龙开的车。李大龙示意他上车,王二宝赶紧拉开车门上了车。
“你干啥去了?”李大龙问。
“我去送礼,”王二宝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怎么从这里来了?”
“我到前面十字路口打车回家。”
“给谁送礼去了?”
“外甥女儿娃娃满月。”
“你手里提的啥?”
“顺便买点菜,”王二宝问:“你又包的啥活?”
“没有活,”李大龙问:“你又在哪里干活?”
“我放了几天树。”
“你不是在枸杞厂干活吗?”
“去年干了,今年枸杞还没有下来,”王二宝说:“枸杞又涨价了,今年都又开始育枸杞苗子。”
“枸杞涨价了?”
“涨了。”
“也该涨价了,以前的枸杞树都老了,挂果少了。”
“就是,我回去赶紧把田犁了,种玉米。”
“犁一亩田多少钱?”
“五十元钱。”
“今年不种大白菜了?”
“不种,种玉米。”
车到了镇上,王二宝说下车去买玉米种子。
他下了车,李大龙开车回家。
工程活找不上,该找个其它活干。
李大龙来到老同学店里,老同学这几年在甘肃玉门种枸杞,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他进去,老同学笑着说:“进来,坐。”
屋里感觉冷,李大龙没有坐,老同学妻子也在,让李大龙坐,李大龙说:“站一站。”
“今年又在哪里干着?”老同学问。
“还没有活,”李大龙说。
“啥都不好干?”
“你赶紧准备买枸杞树苗子,走的时候拉上,”他妻子说。
“我知道,我总想一想买点好的枸杞苗子,开始买的枸杞苗子不好,都是路边的野枸杞苗子,这回买点好枸杞苗子,不能乱买。”
“你自己也没有育枸杞苗子?”李大龙问。
“没有育,也没时间。”
“去年买的苗子,栽上都死了,今年怎么办?老刘已经去了,说田干的很,根本挖不动,苗子拉了去,跟去年一样,田水灌了才能栽,要是那样,栽上也死了。灌第一水,枸杞树都已经发芽了,肯定栽不活,”他妻子说。
“不管怎么样。空处非栽上,我在想谁的车上,顺便带上。”
“拉肥料的车让带上,”李大龙说。
“那里有肥料,不从这里拉。”
“农药照买去年那个老板的?”他妻子问。
“打听一下农药店,谁的便宜买谁的?”
“我同学还问我买他的农药,熟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微信上直往来发信息,”他妻子说。
“熟人不好搞价,去了就得买,不买不好意思,见了面只叫哥,难为情,”
这时,又进来了一个男的,都在玉门种枸杞,说农药已买上,准备后天就走。
他看了看李大龙。李大龙也看他面熟熟的,他走过来笑着跟李大龙握手说:“你也过来了?”李大龙还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他说他在园林场给别人看园子,经常去李小龙那里。李大龙猛然想起来了,有时去李小龙那里,他就跟李小龙坐在那里喝酒,他还帮李小龙接电线。
“你不看园子了?”李大龙问。
“不看了,回来就去了甘肃种枸杞,”他说。
“种枸杞怎么样?”
“只要肯受苦,总有收获,自己当老板,总比打工强。”
“就是。”
“亚钠和碱精买了吗?”老同学问他。
“买了,”小伙子说。
“你妻子去吗?”
“她还不去,我先去。”
“老刘说田干的很,挖不动,水灌了才能栽,栽上不就全死了。”
“用打坑机挖。”
“哪里都是白浆土?”李大龙问,
“那个地方哪来的好田呢?”
“你买的药,配一大桶多少钱?”
“我的桶是一顿水的桶,配一桶药一百多元钱。”
“我的桶是一顿半的桶,配下来得二百多块钱。”
“二百多少?二百一也是二百多,二百八也是二百多,你说多少就多少,模模糊糊的,”他妻子说。
“我去年花了八千多块钱的农药钱,比老刘多花一千多块钱呢?”小伙子说。
“价格大了去,谁的便宜买谁的,打电话问一下我同学,看他多少钱配一桶,我不好意思,你帮忙打一下,”她对小伙子说。
小伙子打了电话,对方关机。
“价格都差不多,”老同学说,
“再给另一个老板打一下,”她又说。
小伙子打过去,对方说配药不一样,你要便宜的,他给你配便宜的;要贵的,他给你配贵的,不是抱死价格。
“那就照买去年老板的农药,”老同学说。
“我也想去看一看,也弄点田,”李大龙说。
“太苦了,你熬不下来,”老同学笑着说。
“你也没有活?”他妻子问。
“活少,现在没活,”李大龙说。
“前面工地说去年开工,结果没有开工,今年听说不开发了,拆迁户把政府院子都围住了,说既然不盖了,拆的房子干什么?他们要房租,就等于租出去了一样。好好的房子拆了,他们没处住,又不盖了,他们的损失怎么办?”她说。
“再怎么样,枸杞产量还大的很,种的还种枸杞,价格涨不起来,担风险的很,我害怕你跟我去种枸杞,把你再陷进坑里了,”老同学说。
“不是跟我们一起去的人,有个人不种了吗?”他妻子问。
“田租高的很,年年涨,不行,”老同学说。
“你问一下?”
“枸杞树都不要了,让人家挖完了,人都回来了,问了也白问?”
“问一下田主人?”
“我不知道手机号,”老同学说:“苦的很,出去就是一身沙土,穿的衣服也一样,满头都是沙子,你干不成。我是染进去了,你一但手伸进面缸里,就的染进去,退不出来了,有多少钱都得往进投。”
“你再问一下别人?”他妻子说。
“主要是有的人不知道底细,还有欠债的不干了;有的没有晒场,没地方晒枸杞,田里又不让搭棚晒枸杞,”老同学说:“我是旁边有个坑,我填起来了,当晒场了,没晒场也不行。”
“你去看看也行,”她妻子对李大龙说。
“走的时候,我跟你们去一趟,”李大龙说。
“行。”
“我走了,过几天我就过来,”李大龙说。
“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就走。”
“行,”李大龙说着,出来走了。
(本章完)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