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明王,就是小佛道。
或者说,那是已经诞生佛门意志、逐渐走向畸形的小佛道。
而代表天道的石猴,是唯一的手段。
天道是众生意志的凝聚体,从混沌中诞生。宇宙诞生之初是平衡的,没有天道,只是混沌,没有秩序,也并非无序,然而许久岁月之后,生机开始出现,无数的生机带来的是加速的演变,熵的变化出现了,局部的生机带来了局部的熵增,大道开始显现,秩序逐渐蚕食混沌,开始出现无序,于是先天神祇就出现了,无序逐渐被代表大道秩序的先天神祇吞噬、消灭,越来越多的生灵出现,大面积的熵增开始在混沌中出现秩序,天道由此而生,并逐渐走向完善。
这就是天道的诞生。天道的诞生是生灵意志在对抗宇宙快速熵减、从而走向灭亡的手段,是生灵无法感知却与生俱来的意志,把因为生灵爆发而出现的大面积的熵增控制在混沌中形成天道,来减少宇宙平衡而出现的大面积熵减。
这才是正常的众生意志的诞生手段。
然而小佛道不是,它是畸形的。小佛道是阿弥陀佛与上古佛门古佛为了对抗天庭权柄而强行凝聚形成的意志,甚至为此,不少古佛把自己融入小佛道,送自己入灭,以此来加速小佛道的成长。
然而小佛道终究不是众生意志,他只是佛门信徒意志,甚至没有宇宙根基、不存在于混沌,佛门中人始终属于天道,小佛道只是一件类天道的强横武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直到佛门与天庭抢夺丰都,佛门牺牲了无数佛陀、菩萨从大局已定的天庭手中夺走一座界桥,强行打碎了丰都一角,又将抢回来的丰都一角放入小佛道中抹去天道痕迹,取名地府,再放回幽冥。佛门众古佛又在地府与丰都之间架起界桥,引黄泉之水从桥下流过,隔断丰都对地府的吸引,在地府建立十殿、六道轮回,吸收亡故的佛门信徒从丰都上界桥入六道轮回,这才让小佛道真正意义上有了权柄。
生死从来一体,佛门建立丰都,小佛道有了部分死之权柄,六道轮回又吸引部分生之权柄,从此佛门才算是勉强能和天庭分庭抗礼。
直到灵鹫山成为佛门中央之山,灵鹫山被历代古佛一次次祭炼逐渐融入小佛道,佛门才真正有了一方小天地,自成一体。
然而终究不是真正的天地,有了小佛道的灵山佛门,就如同长在宇宙的一颗肉瘤,被天道针对,被天庭斩断向外的手脚。
于是不能扩张的小佛道,最大的问题出现了——
只有熵增,没有熵减!
小佛道本就是佛门意志的产物,生来便带着秩序,没有无序,也没有混沌的土壤,就像是一个不断进气的气球,在极底的上限里,无限的扩张,以极快的速度在走向灭亡。
灵山在补救,掌中佛国、须弥山也由此而生,可是完全不够!
佛门众生意志凝聚的小佛道开始自救,道之意识加速诞生,它不受佛门掌控,反而掌控着佛门。
灵山古佛的补救是扩张,外部与天庭争夺,内部创造佛门神通用作熵减。
而小佛道的自救,却很简单——回归平衡,或者说,创造一个从未有过的平衡。
那就是灭亡佛门一切,让熵增停止,甚至生机消失,开始熵减。
于是,不动明王就在这个过程中,在阿弥陀佛不可置信的眼中、在众多古佛绝望的神情中,诞生了。
最后,在遥远岁月之前,阿弥陀佛指定未来佛释迦摩尼,带着所有的灵山古佛,迷失在时光长河中,只留下了一佛燃灯,坐镇灵山,以此来做熵减,减缓不动明王的降临。
这是阿弥陀佛的猜测,如来、弥勒证实了阿弥陀佛是对的,唯一能救灵山的方法,是把小佛道融入天道,创造出佛之大道,而唯一能做成此事的人,如今却成了佛门自救必杀之人。
地府已经来到了长安下方,只是在长安下方的地底下展开了一个角落,便笼罩了整个长安。
石猴若有所觉,却丝毫不在意,金蝉子、山泽一样察觉到了。山泽把腓腓拎到孔老祭酒怀里,已经钻入了地下。
长安城里的百姓们心中开始莫名地惶恐,所有百姓突然不约而同地瘫倒在地,眼中满是惊慌,捂着胸口大口呼吸。
那是源自生灵灵魂最深处的恐惧——死亡。
国子监开始荡起金光,如同水纹涟漪,往四周而去。
孔老祭酒也浑身冒起金光,像是一块天幕,护住了整个皇宫。
石猴看了看长安城里,眼中满是不屑:
“六道轮回?都说佛祖慈悲,强行送生人入亡灵之所轮回,也算慈悲?”
“斗战胜佛,禅宗入吾灵山!灵山自然退去。”
“不动明王,是不是要到了?能让你们如此慌张?这一次连谋划都不曾有了。”
(本章完)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