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落赶紧拉开椅子,让他两落座。
老陈无可奈何的看了她一眼,也只好拉着崔艳一起坐了下来。
“不过都是些陈年旧事,你好奇这个做什么。”
“哎呀,陈年的故事就如同陈年的酒一样,越捂越香甜。”
莫小落给他们倒上茶水,然后撑着下巴等听故事。
“这丫头,真是拿你没办法了。”
老陈忍俊不禁,只好看向旁边的崔艳。
“她素来好奇心重的很,若是不给她说故事,她怕是要缠着我不放了。”
崔艳也笑着看他,眼里满是柔情。
“那就说吧,反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说出来解解闷儿也好。”
老陈点了点头,方才开始说起了他们的故事。
三十年前,老陈还是一个读书人。
那时的他家境贫寒,可又有一个考科举的梦。
抛下家里还能劳作的父母,他便进帝都赶考。
那是大琰刚立朝没多久,科举制度也不完善。
他赶到帝都的那一年,也是一个灾年。
洪水泛滥,将大琰一半的江山都淹了去。
那一年,大琰淹死了无数人。
如此大灾,科举自然没能如约开考。
一腔热血来赶考的老陈被这场洪灾浇了个透心凉,只好在帝都到处寻觅一份能够让他填饱肚子的工做。
可惜来帝都赶考的人何止他一个,无数的人滞留在帝都,帝都本就人多,哪里来的那么多事可以给他们做。
于是他们就只能压低自己所求的报酬,将原本二十文一天的工价压到了十文。
可惜灾祸远远不止于此,一场洪灾淹了大半的田地,饥荒是无可避免的。
那年的饥荒,来的比去年要迟。
过完年的二月,粮食开始供不应求。
莫说是下面的郡县了,便是帝都里也无米可卖。
帝都官员多,于是就开始轮流开仓放粮。
老陈当时已经在帝都呆了半年多,好好的一个读书人愣是混成了一个搬扛杂役。
帝都的官员开仓放粮,他们这些来赶考的人便只能逐家领粮。
开仓放粮是有数的,每天就只有那么些粮食,若是去的晚了,就只能饿着肚子等下一次放粮。
那一天,是老陈第三天没领到粮食了。
他每每想要找个工做,不想去食嗟来之食。
可就是因为他去做了工,就总是错过领粮的时间。
原本说做一天工给一斤白面的东家临时变了卦,将一斤白面换成了十个铜钱。
可那个时候,白面百米是有价无市的。
虽说是个铜钱在平常可以买上二斤白面,可那个时候,便是二十个铜板都难得买到一斤白面。
怀里揣着十个铜板,老陈只能朝着放粮的灾棚走去。
三天不吃饭,他早已饥肠辘辘。
可他去晚了,棚里的粮食也放光了,里面的人也都走完了,只剩下几个人在哪里拆着棚子。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