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_大楚怀王_废文网|御书屋

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各国中,出来肉刑以外,出现最多的就是鞭刑,少则数十鞭,多则数百鞭。

陈轸为了将修改后的肉刑与之前的鞭刑区分,故而全部采用了杖刑。

然后根据鞭刑,制定了杖刑。

因为杖刑明显要比鞭刑严重,本着体现楚王仁慈的原则,特意将杖刑的数量削减,确定为杖刑最高三百。

对于楚王询问的这个问题,陈轸还真的没有调查过。

他比较擅长内政外交,也没有领军打过战,杖刑这东西一般在军中使用,其他地方使用的极少。

而在军中,陈轸接触到的大多数惩罚,都是直接杀人,极少有用杖刑之类的刑罚。

不是混迹军中的人,还真不了解杖刑,只能想当然。

“众卿可了解杖刑?”熊槐向群臣问道。

“···”群臣哑口无言。

因为防备战事的缘故,楚国的高级武将基本上都在边界统兵,而没有过来参加朝议。

在场群臣中,在军中混过的,只有景鲤昭雎屈原三人,还要加上前任楚怀王。

但是无论是前任,还是景鲤屈原,对于杖刑这种用的很少的刑罚,都没有给予关注,如果军中的处罚要惊动他们三人,要么死刑,要么被贬。

尤其是景鲤和屈原,大多数的情况下,大都是在军中担任文职,只知道杖刑是用木杖行刑,哪里知道杖刑具体是怎么回事。

昭雎想了一下,向楚王行礼道:“大王,杖刑乃是军中刑罚,国中法律,则是处以肉刑,今大王变肉刑为杖刑,要想了解杖刑,还需要向军中将领询问。”

熊槐向昭雎问道:“工尹以为,军中何人知晓?”

军中的人肯定有很多都知道杖刑的,但是具体谁知道,熊槐就不清楚。

昭雎回答:“大王,偏将昭应久在军中,应该知道杖刑。”

熊槐点头道:“传偏将昭应。”

此时正值昭阳丧礼期间,大多数昭氏族人都回到郢都,昭应此时也在昭阳府中。

“拜见大王。”昭应进入议事大殿后,有些拘谨的行礼。

昭应是昭氏一族在军方的后起之秀,一直混迹军中,和昭雎走的较近,故而昭雎刚刚向楚王推荐他。

而在来的路上,昭应已经知道楚王召见的内容了。

对于杖刑的刑罚,昭应这些年在军中的经历,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或者说,只要在军中的中下层呆过一段时间,对于军中的刑罚,都会了如指掌。

熊槐看着这个浓眉大眼的昭应道:“免礼。”

“谢大王!”昭应再次行了一礼,直起身体,等待楚王的垂问。

到底也是昭氏一族的出身,受到过大家族的熏陶。

昭应深呼吸两口气后,迅速将初见楚王的拘谨压下,变得冷静起来。

熊槐淡淡的道:“听工尹所说,将军久在军中,对军中之事极为了解,寡人对杖刑一事有疑问,还请将军细说一二,替寡人解惑。”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