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施以仁政_签到大唐:开局就造反_废文网|御书屋

第109章 施以仁政(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愿意效劳的,解甲归田,李恪也不追究。

另外,龙国士兵,开始接管边关,以大炮炸弹为边关的震慑武器。

同时,李恪直接下令,迁都。

从历史上看,长安并不是特别好的行政总部,虽然对付吐蕃和突厥以及吐谷浑,要近一些。

但,李恪并不担心这些异族。

所以,李恪下令,迁都去幽州。

也就是后来的北平一带。

毕竟,如今的龙国地域面积太大了。

东至原来的契丹,北到原来的高丽,西到陇西,南到岭南。

如果把帝都设立长安,那东边、北边,南边,就很难管到。

再说了,龙国在高句丽还有帝都呢,现在龙国吃下中原,完成大一统,如果帝都还在高丽,那未免太远。

在长安,也太远。

故而折中,幽州燕京,就是最好的地方。

做了这个决定后,李恪下令,长安改名西安,设立西安府。

同时,原来龙国的帝都平壤,改为平壤府。

幽州燕京为龙国新帝都,也就是,京城!

这一系列的调整,都是为了便于管理全国。

这样一来,各地的距离,对京城,都差不多。

同时,还可以防范北上的敌人。

迁都事宜非常麻烦,户部和工部,在李恪的命令下,开始在幽州京城,修建皇宫。

如今,唐国不复存在,契丹、高句丽、新罗、百济,都不复存在。

这些地方全部统一,成了龙国。

李恪设立恩科,特意在春季,又开展了一次科举,选拔人才。

他把科举完善过后,显然给了读书人希望。

读书人们经过科举,出来的举人和进士,都有入朝为官的资格。

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效忠李二的那一批官员不愿效忠李恪的空缺。

这些官员端着架子,不愿意给李恪做事。

还以为,李恪也会想当初的李二那样作秀般的去请他们为朝廷做事。

可惜,他们看轻了李恪,李恪根本就不屑于这帮迂腐的前朝臣子。

所以,就直接以科举,广纳天下有才之士,填补了空缺。

不像李二时那么苛刻,李恪对科举放得开,所以,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得了功名。

而且,还对有功名的人,开放了很多有利政策。

如此一来,天下读书人,就算再文人相轻,却也对李恪,格外感激。

故而愿意为李恪做事的,也就多了!

(本章完)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