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又说:“贤弟,你我是一母所生,是同胞兄弟,就像伯夷、叔齐,如今你我各侍其主,天各一方,不能朝夕相聚,岂不悲乎?”/p
孔明笑着反问:“兄长既然珍惜兄弟之情,不希望你我天各一方,你何不离开江东,和我同辅刘皇叔?”/p
诸葛瑾满脸通红,他本意是来劝服孔明舍弃刘备而投效孙权,不料,反被他劝谏,要他去投靠刘备,他无言以对,只好起身告辞,返回周瑜的军营,向周瑜讲述自己见孔明的经过。/p
周瑜听了诸葛瑾的讲述,哼了两声,问诸葛瑾:“他叫你投效刘备,你意下如何?”/p
诸葛瑾正色地说:“我受孙将军厚恩,岂能忘恩负义?”/p
周瑜大笑三声,以手抚诸葛瑾之肩膀,说:“伯夷,叔齐身为商代人,一心服侍商纣王,忠心耿耿,尽忠到底,绝不服侍二主,故不食周王朝米粟,宁愿饿死在首阳山上,啊啊,伯夷,叔齐找到了知音。”/p
诸葛瑾问:“伯夷、叔齐的知音是谁?”/p
周瑜又大笑:“伯夷、叔齐的知音就是你,你就是他们的知音,你不服侍刘备,犹如伯夷、叔齐不辅周公,故周公好做梦,写了一本《周公解梦》,尽做白日梦,周公想叫你背叛我家主公,如同做白日梦。”/p
诸葛瑾听了周瑜的胡言乱语,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悻悻地离开了周瑜,心想,以后再也不做劝孔明留在江东的傻事了。/p
周瑜在诸葛瑾离开之后,拿出一本兵书,仔细拜读,书上跳出这样几句话: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p
其意思是,敌情已明了,但友军态度还不明朗,在此情况下,我军就应该借友军与敌人拼杀,自己落得轻松,不必出力与敌人消耗实力,这是根据《易经·损卦》推导出来的原理。/p
周瑜看到这里,脑海里蹦出一条借刀杀人之计。/p
他浮想联翩,想起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公元17年,爆发了赤眉起义,汉天下大乱。/p
在混乱中,刘秀打出反王莽的旗号,和他的哥哥联合各路兵马,攻打王莽的官兵,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p
昆阳之战大捷,天下稍稍平定,各路义军就推举汉朝皇族后裔刘玄当皇帝。/p
刘玄一当皇帝,就成昏君,不满刘秀兄弟一战成名,其他将领也嫉妒刘秀兄弟的功劳。/p
不久,大将李铁策动昏君刘玄,杀了刘秀的哥哥。/p
当时,刘秀驻守在文城,一听自己的同胞哥哥被害,悲愤不已,誓杀李铁为哥哥报仇,但无法与皇帝刘玄抗争,只好强忍悲愤,取信于刘玄,暗中积蓄力量。/p
刘秀等自己羽翼丰满,就领兵进攻刘玄。李铁奉刘玄之命抵挡刘秀。刘秀麾下的大将冯异写信劝李铁投降,李铁知道刘秀必打败昏君刘玄,想投降刘秀,却又担心他记恨自己曾杀其大哥的事,于是,就给冯异回信,在信中提出,投降可以,但刘秀必须保障他的安全与富贵。/p
冯异收到信后,把李铁的想法告诉刘秀,刘秀当然不会放过杀自己哥哥的仇人,但又要利用他,故不能拒绝他,既要杀他,又要保证他的安全,这不是矛盾吗?/p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刘秀想出了借刀杀人之计,他故意将李铁写的信公开,让大家都知道了李铁想投降他。许多将士得知此情,一时之间,议论纷纷。/p
没过多久,刘玄就听到了李铁准备投降刘秀的消息,一不做,二不休,立即派人将李铁斩首。/p
刘玄的军队失去了主帅李铁,犹如群龙无首,成为一盘散沙,不战自败,刘玄的部下纷纷归顺刘秀。/p
刘秀手下的将士,终于明白了刘秀的用心,他借刘玄之手杀仇人李铁,却不用承担杀死降将的恶名,真可谓一箭双雕。/p
周瑜由刘秀的借刀杀人之计,想到了自己的借刀杀孔明之计,既然派诸葛瑾劝服孔明投效孙权不成,就来硬招,他放下兵书,大笑三声:“吾计成矣。”/p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