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盗亦有术_三国军神_废文网|御书屋

第119章 盗亦有术(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六抓六放一剪梅的消息,在幽州传开了,在幽州,几乎人人都知道神偷一剪梅被六抓六放之事,一时间议论纷纷:/p

“哇,是什么人这么神,居然连抓神偷六次?”/p

“听说此人叫诸葛孔明,六次用奇计抓获了一剪梅。”/p

“依我看,一剪梅并不是什么神偷,不然,怎么一而再,再而三被抓住,如此无能,怎么能算神偷?”/p

“不,神偷还是神偷,只不过,人外有人,神外有神,一剪梅是小神,诸葛孔明是大神中大神。”/p

一剪梅听到这样的议论,一方面对自己感到惭愧,智不如人,难怪自己一行窃就被抓,另一方面对诸葛亮十分佩服。/p

尤其是诸葛亮这次用骆驼舔手的计谋,居然骗过了自己,他觉得此计高深莫测。/p

话说回来,一剪梅虽然与诸葛亮六次交锋都失败了,但他还想行窃最后一次,如果诸葛亮第七次抓住了自己,自己就向他臣服,百分之百地,绝不打折扣。/p

他回到破破烂烂的家里,无所事事,又有所事事,所谓的大事就是回想自己行窃的经验。/p

他行窃多年,总结出行窃的四大步骤:一望,即观望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时间适应自己去盗窃;二闻,即间接探听出某人的家道背景,资产状况,处事风格;三问,即扮成良民,与某人交友,直接询问某人的各种情况;四切,即在闻和问的条件成熟后,对某人比较了解了,便切入其家行窃。/p

他在偷盗上的望闻问切,和中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差不多,中医学上,望是指观望气色;闻是指聆听声息;问是指询问症状;切是指切摸脉象。/p

他用盗术勾通了医术,盗,可道,非常盗,盗亦有道,这是他的独创之处。/p

他在家里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窃经验之后,又出门了,开始了第一步,即望。/p

这天是初一,是许多人赶集的日子,幽州的集市上,万头攒动,熙熙攘攘,做生意的小贩多,买主也多。/p

一剪梅走到集市上,开始四处观望。/p

忽然,他看见一位客商赶着一匹憨厚的老马在急匆匆行走,那匹马上驮负着两只鼓凸凸的大布袋。/p

一剪梅在心里猜想:“这布袋里面装的肯定是值钱货,说不定,每一大包值好几百两银子。”/p

他终于观望到了对象,且看这位客商去哪里?他紧紧盯着客商不放,只见他停下了马匹,把老马拴在一家酒楼的门前,自己上楼吃饭去了。/p

看来客商比较大意,或者不方便取下马背上的货物,总之,他没有卸下马背上的布袋,就上楼喝酒去了。/p

一剪梅一看机会来了,欣喜若狂,大喜连连,便潜到那家酒楼前,看看四周无人,就大大方方走到那匹老马的面前,看见拴住马的绳子系在一根柱子上,就伸手去解开绳子,牵着老马就走。/p

为了不至于露馅,他走得不紧不慢,好像是牵着自己的马匹,在牵马时,还打开马背上驮着的布袋口望了一下,其中一只大布袋里装是茶叶,另一只大布袋里装的是百年人参。/p

茶叶和人参都是值钱之物。一剪梅顺手牵羊,就牵到了一袋茶叶和一袋人参,奶奶的,这回可真是发大财了。/p

更让他窃喜的是自己这次轻易窃得宝物,诸葛亮肯定不知道自己的行动,即便客商报案,诸葛亮也查不到自己头上。/p

他得意洋洋,把驮负着一袋茶叶和一袋人参的马匹牵回了自己家里,当天就煎人参给老母和自己补身体,过几天,可以将茶叶和人参卖出一批,留下一点给自己享用。/p

就在一剪梅将马牵回家之后,那位客商已吃完饭,从酒楼里出来,看见自己马匹不见了,急得捶胸顿足,几乎气得倒在地上吐白沫。/p

他倒不是怜惜马匹,而是怜惜马匹所驮负贵重货物,那一袋茶叶和一袋人参价值上万两银子,他丢失了茶叶和人参就像丢失了半条命一样,不,不是丢失,肯定是被窃贼窃走了。/p

他想到了报案。/p

于是,他十万火急地赶到幽州公堂,拜见了太守刘焉,说:“小人姓王,从外地来幽州做生意,因腹中饥饿,到酒楼吃饭,把驮负货物的马匹拴在酒楼外,吃完饭一出来,马匹连货物一齐不见了,小人怀疑是窃贼窃走了货物,请大人明察。”/p

刘焉问:“你被窃的是什么货物?”/p

王老板回答:“是一袋茶叶和一袋人参。”/p

刘焉望着身边的诸葛亮,问:“窃取茶叶和人参的窃贼,是不是又是一剪梅?”/p

诸葛亮说:“这次倒不能断定窃贼一定就是他,不管是不是他,我有办法将窃贼手到擒来。”/p

刘焉问:“该如何抓到窃贼?”/p

诸葛亮说:“命令公差把告示贴遍幽州,一,悬赏寻找失踪的马匹和货物;二,凡有马匹的户主皆接受公差检查其所有马匹;二,凡有马匹的户主不得私自屠宰马匹,凡屠宰马匹者,就是消灭证据,公差即以窃贼之名将其擒拿。”/p

刘焉问:“按此条令,能帮王老板抓到窃贼,找回马匹和货物否?”/p

诸葛亮说:“只要遵照这三条律令,发布告示,将写有如此内容的告示贴遍幽州,不出七日,定能抓住窃贼。”/p

刘焉说:“好,本官这就叫人草拟告示,叫公差们到处张贴。”/p

一天之后,告示已撰写好,公差们把撰写着这三条内容的告示贴遍了幽州的大街小巷。/p

全城百姓都在看告示,议论纷纷。/p

一剪梅一连四天都不知道大街小巷的告示,他自从窃得马匹和货物之后,在家喂养了老马四天,他认为马老还有利用价值,以后自己想卖掉一批茶叶和人参时,需要它驮负,因此在这四天里,他精心喂养老马,和此马建立了感情;此马得到一剪梅的精心伺候,也和他建立了感情,人和马之恋就像牛郎织女的感情。/p

在一剪梅行窃成功的第五天,他上街购物,看到了大街小巷的墙上张贴的告示,大吃一惊,这告示好像是针对自己,他还没等完全看完告示,就急急回到家里,心里琢磨开了,暗算思忖,官府查找马匹和货物查得紧,如果公差搜索到自己的家中,查出自己所窃得的马匹怎么办?不如杀掉马匹吃肉,可是告示又规定,凡有马匹的户主不得私自屠宰马匹,凡屠宰马匹者,就是消灭证据,公差即以窃贼之名将其擒拿。如此看来,自己占有马匹,是惹祸上身,杀掉它吃肉,同样惹上盗窃嫌弃,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马匹投放到野外,让它成为野马四处游荡。/p

主意一定,在这天晚上,一剪梅把自己窃得的那匹老马牵到野外放掉了,再回到家中,拍拍手,十分得意,家中无马,诸葛亮如何能抓到自己行窃的把柄?哈哈,万事大吉了。/p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