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_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_废文网|御书屋

分卷阅读4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而不管如何,没过几天,京城便传遍了,武安侯府小哥儿执意要考京营,忠勇伯太夫人只得痛心取消两家婚约的消息。

众人先是私下里感叹小哥儿真是任性妄为,再是感叹忠勇伯太夫人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取消婚约也无可厚非,最后又觉得姜家小哥儿,若是真的考入了京营,以后就算想嫁人,怕也嫁不了什么好人家了。

一时间仿佛人人都成了什么热心肠的好人似的,为别人家小哥儿的悲惨婚事操起心来,却全然忘了人家就是再不济,还有一个地位显

赫的姆家。

武安侯府的话题也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众人又被这次的殿试吸引了目光。

四月十五,天还黑着,寅时还没过,林方旭众人便在宫门前等着,一个个虽然起了个大早,但似乎都显得无比亢奋,红光满面。经过一层层地狱式的考试,奋斗到现在,迎来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跃,想想就激动得不能自已。

上辈子已经越过龙门的林方旭,虽然知道龙门后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难度更大,时间更长的考试,但是他此时心中的激动依然不比其他人少,毕竟人一辈子不都是在考试么,但至少他现在有着一个希冀的陪考人。

殿试只要不犯傻,是不会罢黜考生的,只会将会试的名次重排,考得好的能进一甲跨马游街,考得差的,再不济也能混个同进士,外放个七品县令当当,比起举人做官,起点可是高太多了,林方启堂哥的舅舅到现在还是个县丞呢。

都说官场犹如修罗场,仕途凶险,将来靠得住的,除了家族,便是这帮子从同一战场下来的同科同年。所以不同于会试的紧张不安,此时一群职场菜鸟,正在热情互相交流感情,争取以后能够相互扶携,就连董坤四人此时都和林方旭他们几人热络得很。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中,卯时到,钟声响,宫门开,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就在今朝!

第五十二章

礼部主事点名后,赞官高声道:“新科贡士入城。”

林方旭打头,考生们分列两队,左边第一位是商谭,右边第一位是孔玠,在前面引导官的带领下,穿过一道道朱红大门,走向皇极殿,又称金銮殿。

此时大殿内红毯两旁,已经等着几十名官员,打头的是四位身着蟒袍玉带的大学士,也就是孔、董、管、李几位阁老;再然后是穿大红袍、系金银腰带的尚书、侍郎。

对于林方旭等新科进士来说,这些人就是他们奋斗的方向,方向暂且遥不可及,前面穿青袍的主事、员外郎,才是他们眼下奋斗的目标。

一众贡士站定后,只听宫乐一响,所有人神情肃穆,在这荡涤人心的乐声中,身穿黄袍的天子终于出现。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等众人行了叩拜之礼后,建文帝似乎也不爱多啰嗦,直接拿起裁刀,将黄案上的试题亲自开封,然后授予内阁首辅孔奕,孔阁老手持试题,苍声道:“建文八年,丙辰科殿试,开始!”然后将试题转交给了礼部尚书赵松涛。

又是在一阵山呼万岁声中,天子退场,其它跟着来充场面的官员也退场,只留下大学士管子仲,礼部、吏部两位尚书,以及一干礼部官员。这些便是这次殿试的监考官了,一阁老,两尚书,若干三、四五品官员,人数之多,阵容之豪华。

在监考官的指令下,贡生们依次在坐到摆在皇极殿中间的小方桌后,待所有人都坐定后,才发下试题,题目是——‘大魏立国之初,灾荒战乱肆虐,至今日,任有强敌窥视,百姓流离,朝廷欲强军富民,然北方经蒙奴铁蹄,百废待兴,南方虽水土肥美,却也连年赋税不齐,依诸君之见,有何道而使上有裨于经费,下无妨与修养欤?’

恩……,题目果然还是上辈子那个题目,虽然委婉地说了一大段,但直白来说就是,国库缺钱,啥事都干不了,朕很着急,你们来想想办法……?但是不能妨于修养,所以增加赋税是不行的,又特意提醒说南方水土肥美,你们可以从此处着手。

总得说来,这道题是真不好答啊,题肯定大家都看得明白,但策论的答案也代表着你自己的政治立场,谁敢轻易表态?所以看到考题时,贡生们都是冷汗连连,只有开了外挂的林方旭,此时心态好得很,还能在心里感慨,‘圣上果然对江南世家不满得很呐。’

同一天,在京郊京师营举行的经营招新便没有殿试那么引人注目,但阵势也很豪华,五军府右都督大皇长哥儿朱宣,亲自带着五军都督府一干人主持招新考试。

经营招新,兵源主要还是来自各大卫所推荐,各个卫所都有一定名额,名额多少,由卫所整体实力决定。

姜世云等三十来个官家子弟,比起将近五千左右从各个卫所来的老兵油子,就像进了狼群的羊,连姜世武这么个心大如斗的人此时都暗暗吞了吞口水,姜世云这么个芝兰玉树地小哥儿此时却双眼放光,满脸崇拜地看着他的人生偶像,大皇长哥儿朱宣。

参加京营考试的百来位小哥儿此时都和姜世云差不多,正因为大皇长哥儿,才让众多小哥儿除了嫁人生子外,又有了另一种选择。

待台上朱宣讲了一些勉励的话后,五千来人便被打发到,重新布置过的营房,先进行文考,由于之前林方旭笃定说题目必定不会太难,姜世云也没感觉到什么压力,打开试题卷,一共有三道题:

题一为‘默写《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

题二为‘《武经七书》指哪七书?’

题三为‘何为兵者,诡道也。’

知道不会难,但没想到这么不难,试题开头,居然还特意提醒了,只要答对前两题,便可过关,并鼓励诸君不要轻易放弃,姜世云心里感叹,‘看来五军都督府的大佬,对大家的文化水平期望不高啊。’

可即使如此,姜世云依然看见许多五大三粗的汉子,不是偷瞄旁边,便是悄悄回头,有极个别为了看前桌答案,脖子伸得老长,屁股都快抬起来了。

甚至几个明显来自同一卫所的汉子,竟然互相传起纸条来,监考的京营众位都使、把总并不在意,只在纸条实在乱飞得过分的时候,才走下来,一人后脑勺赏了一巴掌,没收纸条完事儿。

姜世武见此,对着坐在旁边的姜世云“噗呲、噗呲”两声,示意他将答题纸移到这边一点,要求默写的那段论语里面,他还有一句话记不得了,姜世云看他一脸着急,只好将纸稿移过去,心中感叹,‘自己之前那么认真补习,这次说不定能那个文考第一呢。’

然而姜世云高估自己了,和殿试需要第三天才知道结果不同,京营文考结果下午就出来了,二十来个五军都督府文职人员一起阅卷,先把只答了前两题的三千多人和答了第三题的一千多人分开排名,然后再合到一起,快得很……!

最终结果便是,姜世云只得了第二,得了第一的是英国公的二孙子沈定远,姜世武也过了,五千多新生,文考只刷下来百来人,可见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对文考似乎也不是太在意。

文考过后第二天才是武考,武考一共考两天,姜世武兄弟过了文考后,便和沈定远等世交子弟,一起回了城,商量着明天如何好好发挥。

说起来,沈定远和姜世武兄弟也算是从下一起长大,他年岁要大些,小时候带着姜世武、姜世云四处胡闹。

十三岁时,英国公做主,被送到了定辽卫历练,隶属辽东都司,本来凭本事是可以得到推荐名额的,但身为国公府嫡系子弟,哪里好意思和其他普通平民出身的袍泽,抢这少而又少的机会。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