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有些受刺激:“咱们走进城去吧,不要叫马车了。”
朱慈烜最先拍手叫好,李云崖自然也没意见,两人并肩往城里走,一边欣赏景致一边聊天,朱慈烜蹦蹦跳跳东跑西颠地玩。
走了两里多路之后,朱慈烜就蔫了,嚷着脚疼,可怜巴巴地央求李云崖:“爸爸,我们雇一辆马车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朱由检嫌儿子太弱:“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上哪找马车去?先前走的时候你不是也很高兴的吗?既然选择了这样进城,咬着牙也要走下去!”
朱慈烜垮着小脸,又坚持走了一里路,实在迈不动步了,李云崖把他抱起来:“虽然你选择了这条路又没能走完,但你还有爸爸罩着,爸爸抱你走完就是了,只是等将来你长大了,爸爸抱不动你了,你就只能完全靠你自己了。”
朱慈烜靠在李云崖肩膀上,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在他耳边说:“爸爸最好了!”
看着怀里抱着一个娃仍然健步如飞,脸不红气不喘的李云崖,再对比两条腿跟灌了铅一样又酸又痛的自己,朱由检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认命了……就云崖早上那个训练量,自己这辈子恐怕都很难达到。
进城之后立即联系公安局,他们这次虽说出来玩,但实际上也是有计划有任务的。
天津公安局的局长梁大川听说皇帝跟国师来了,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听错了,要么就是对方是骗子,但国安局常来天津的几位他是认得的,绝不可能弄来假皇帝跟假国师来骗自己。
李云崖找当地公安局是因为自己跟朱由检身份曝光,需要增加安保等级,并且需要他们做向导,让梁大川找车,先去工业园区。
天津工业园区是京津冀工业区的一部分,最主要的业务就是造船,还有一部分化工。
崇祯三年郑芝龙进京,李云崖跟他问起橡胶的事情,郑芝龙回到福建,派了大量的人到吕宋、爪哇、真腊等东南亚各国寻觅,无果之后,又联系荷兰人跟葡萄牙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打听出来,李云崖所说的橡胶树原产于中南美洲,当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发现当地的人在玩一种树浆凝固之后形成的球,感到十分神奇,就将其引进了欧洲。
郑芝龙百般确认,欧洲人所描述的这种东西,确实跟李云崖所说的极为相似,于是花高价让荷兰商人从欧洲带过来橡胶和树种,加急送到北京,李云崖看见之后才知道自己搞了乌龙,原来东南亚是没有橡胶的,他将树种交给郑芝龙,让他寻找地方种植这种橡胶树,并承诺将来会大量收购树浆,要多少就买多少。
他还派人拿着大笔的银子去海南买地、租地,修建橡胶园,将另一部分种子种在里面,着专人负责,尽可能多地繁育。
数年过去,橡胶园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还没到开始正是产胶的时候,李云崖每年都派人弄来一少部分给中科院进行研究,找出制作胶线胶管,皮碗轮胎等办法,目前已经有部分应用于工业气体储存时候的密闭,以及电路输送时候的绝缘了。
第72章原始电报
两人先去参观了橡胶厂,规模不大,但已经在运营,工人们穿着整齐画一的蓝色工作服在厂房里面炼胶,这家橡胶厂也是他封缘旗下的买卖,李云崖在建厂之初来过一次,这回是第二次来,总体看上去还算满意。
从橡胶厂出来,两人又去了邮政局,今年年初在天津邮政局下面新成立了电报处。
李云崖把电磁学带到了大明朝,徐光启名下专门开辟出电磁学院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电源、电压、电流、电阻这几样最基础的,逐渐向电容、变压器、电位器、电感器、半导体等钻研。
最开始的电能使用,仅限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为电能,然后再通过电动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各种纺织机、抽水机、搅拌机、碾磨机等机械进行工作。
后来李云崖想起了电报,去跟徐光启说,他并不知道电报的原理,只知道通过响声的长短来确定一串数字,然后通过数字找到对应的汉字。
徐光启听说之后,说了句“此事简单”就交给手下的两名助手去做了,那两名助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李云崖的要求。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电磁铁加一个铁铃,发布方按下开关,电磁铁通电,吸动铁锤敲打铁铃,发出声音,发布方松手,电磁消失,铁锤抬起,如此反复通过敲打间隔长短以及次数确定数字,再通过密码本将数字还原成汉字。
事实上,这种最简易原始的发报机,只用了那两名助手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剩下的是编译密码本,他们用崇祯六年教育部刊印的崇祯字典,将汉字按照金木水火土分成五类,每五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总共可以准确描述接近六万个汉字,足够使用了。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