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_分节阅读_2_(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_废文网|御书屋

(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_分节阅读_2(2 / 2)

上一页 目录

真好去处:

青峰环绕,云絮飘渺。琪花瑶草芳馥郁,桃树李枝葱碧绿。蜂飞蝶舞四时有,鹭转莺啼日夜闻。观不尽,藤蔓处处好乘凉;看不了,果实累累真丰硕。也可以日下逞豪忆夸父,也可以月中把酒念嫦娥。

行者看玩多时,早见树木之间,绑着个哭哭啼啼的唐长老。行者嘤的一声飞过,叮在光头上,听他说话。那长老悲悲戚戚道:“徒弟啊,我:

尚在母腹遭祸愆,西天取经又逢魔。

别离唐王十数载,何日功成返长安。

妖孽精灵强似虎,幸有神徒胜蛟龙。

我今身困鬼怪洞,不知贤徒在何方。

不知西天多少路,不知灵山多少年。

也闻得你来打搅,怎一去无声?

常时间我已脱难,何依旧在此?

每夜望月思乡,遥想东土,太宗王翘首企盼,却不知,我弟子身陷于此,顷刻亡矣。彼一府亡魂,此一场功果,尽皆休歇,就是我罪孽深重。

取经事,苦,苦,苦!朝圣路,难,难,难!”

行者闻言,轻轻叫一声:“师父。”那长老认得是行者,忙道:“悟空,你来了!快解放我,痛杀我耶!”行者道:“老孙因事耽搁,所以来迟,尊师勿罪。但请宁耐,管教你解脱。”长老只得应承。

行者别了师父,展翅转回后堂,在暗处现了本相,往尾上拔一把毫毛,口中嚼碎吐出,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许多个瞌睡虫,洒泼开去,那一洞的小妖,并那长毛老怪,都点头捣蒜,渐渐睡下。行者走到两个师弟前,叫一声不应,用手推,才有些儿觉知。却是一副酒醉的样子,好一阵才醒神理智。八戒慌张道:“嫦娥仙子呢?”沙僧急忙道:“蟠桃胜会呢?”行者呵呵笑道:“都没有!但只老怪一个,妖洞一方。”他两个才回魂,剧烈挣动。行者即教莫忙,从旁近的小妖身上摸出刀来,割断绳索,解放他两。两人即挣跳起来,羞恼交加,摸出兵器,要讨老怪一债。行者道:“且慢。他洞里狭窄,不好施展,我等筑破他门,引他出去,外有战场宽阔,却好战争。”

好大圣,赤手空拳,领着悟能悟净,舞着钉钯宝杖,一路吆吆喝喝,筑破洞门,跳出山中。行者将身一抖,收回毫毛,即寻出溜铁枪,回头一齐高叫道:“泼毛团,敢捆你外公爷爷,速来受死!”那老妖本就睡不安稳,一发惊动,挣坐起来时,只见满地睡倒小妖,以为都是死了,悲悲啼啼,又见层门筑破,外有敌人叫骂,于是怒发,即取大刀跳出洞外,更不打话,就要抡兵。这一场好杀:

长风山上长风啸,长啸洞前长毛乱。这一边是正道护法的仁义神僧,那一边是思凡下界的长毛老怪。三僧战一怪,一怪敌三僧。三神僧协力救主施威武,彼老怪恨怜手下逞神通。刀劈枪架,钯筑杖迎。看天时,阴风呼呼,道地时,惨雾漫漫。九齿钉钯举,漫天风响如滚雷,降妖宝杖舞,遍地沙走似蛇腾。弯月大刀无边影,山崩地裂,溜铁□□影无边,地裂山崩。土木努力,齐助金公降怪;老妖恃怒,不放长老归途。两家争斗,恨苦相持,只为圣僧要取经。眼对眼,手敌手,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老怪以一敌三,他三个又都有神力,渐觉手软筋麻,奈何被枪钯杖如网罩住,不得脱身。可可的行者使不惯那溜铁枪,正丢解数间,不慎滑手,现了破绽,被那怪赶趁,虚晃一下,躲在远处,探手摸出那酒碗来。行者一看,忙道:“不好,不好!走,走,走!”八戒同沙僧也喊:“走,走,走!不妙,不妙!”原来他两个先前叫战,也着了这碗一道,所以知道厉害。行者的身法快,腰一扭就翻过了山北,他两个身法稍慢,避走不及,被碗盖住,复抓将入洞不题。

却说行者早到白马跟前,见他两个没跟来,情知又被怪抓去,恨一声,丢了枪,忍不住腮边滴泪道:“师父啊,你处处有难,步步该灾,老孙翻山搅海,踢天弄井也保得你。不期竟在此间遭金箍棒遗弃。只不解我老孙,一生行走天地,怎么命犯六亲,屡遭远离?先是师父驱赶,后是棒儿见弃。愈是用心,愈是疏离。我老孙两手空空,身无寸铁,纵有一身神力,也无凭施展,救不得师父西去也!”

正伤情间,忽闻有人呼喊如雷道:“孙悟空!”一时山林震颤,树木摇摆。行者忙抬头,眼见树林中走出一个胖娃娃,正是他棒儿的元神。行者见了他,更似有烟熏眼,泪如珠落。那娃娃走近前,一把扯过他裙子道:“我来了,还哭怎的?走!我同你降妖去。”行者即忙止了泪水,抱起他笑道:“好棒儿,你肯助我么?”娃娃骂道:“真是‘闻名不曾见面,见面羞杀天神!’我不助你,你去借什么乌溜的铁枪,使不惯败阵下来,又在这里哭哭啼啼。你时常骂人脓包,你也不要这幅脓包样么?传出去,我的威名也扫地。”行者又羞又喜,笑道:“宝贝棒儿,老孙哭啼全是为你:我失了你,就似丢了主心,只好化成脓包了。”那娃娃正在嗔怪处,闻言,把他脸上一抹道:“不羞!不羞!”即回怒转笑,真个好可爱:

光辉由自生起,彩霞从心放出。

粉团娇嫩破冰颜,仿似千花漫山。

更有神通倾天,随身施为盖地。

配合大圣荡妖邪,天上人间第一。

行者愈看,满眼欢喜,全心充盈,笑道:“好宝贝,老孙是真把你放心上,似这般,你也是真把老孙放心上哩。好棒儿,你既回转心意,可速变化,助老孙救师立功,足为爱也!”那娃娃更不多话,即下地,也不捻决,不念真言,只摇身一变,就是旧时模样,还是丈二长短,碗来粗细的如意金箍棒,直直立在地上。

好大圣,绰棒在手,霎时便有天堂放光,大道盈霞,浑身涌不绝都是力量,遍体冒不止皆为精神,眼观千亿山,耳听四万海,上察三十三天,下探森罗地狱,股掌之间,就是无边宇宙!噫,好啊,真有这等人!你看他整一整棉直裰,束一束虎皮裙,理一理金箍棒,抖擞精神,倍加努力,拽开步,踏祥光,径转长啸洞。

眼见洞门用石头封堵,他略不打话,抡起棒乒乓一声打破,慌得那满洞精灵以为山裂,一窝鬼怪相信天崩,都抱头鼠串,哭爹喊娘。唯长毛老怪披挂来迎。他两个相见,迸发恨苦,兵刃相交,即时开打。起初时还在洞前相持,次后来争跳进山,起在半空斗法。

好猴王,因再得金箍棒,使出翻山搅海之功,把一条铁棒舞得天地变色。好棒:

两头金光耀,射冲斗牛宫。中间一段黑,隐身夜幕中。舞起来,万里长风迸射,千束江河翻涌;蹈起来,天地光彩照耀,大道彩霞献功。举起时,七色彩虹天边放,横扫间,祥云瑞气处处生。他原是天河镇底神珍铁,名唤如意金箍棒,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大能贯通宇宙,小是绣花锦针,缠丝可变丫杈角,打钻会做牛角尖。齐天大圣有分取,花果猴王受缘逢。悟空行者,手执此棒,辅正除邪;当今世界,天上地下,只此一尊!

行者复得铁棒相助,更使尽浑身解数,举动金箍棒如织天罗地网,把个老怪罩在其中,苦苦遮挡。这怪前番苦战,今番又遇行者勇敢,早已筋麻手软,心怀退意。他要摸碗,被行者知觉,一棒掀倒。那碗脱手,叮叮当当滚到远处。行者赶上老怪,高举铁棒,大喝一声,照头打下。未得手,先闻空中高呼道:“大圣且慢!棍下留人!”大圣不及顾看,恐走了妖怪,先拔一根毫毛,变条长绳捆住老怪,方才抬头。

早见太上老君,并七衣仙女中的红衣仙女到了跟前,各各施礼。行者向老君笑道:“老官儿,亏你使力,致使我两嫌隙解消,琴瑟重合,复能努力正果也。”老君切切回礼。后朝仙女道:“仙娥,一向少会,何故深夜来访?”仙女道:“回大圣,天宫日子不比凡间,小女来得急,不曾在意,是以不知人间是夜,冲撞了规礼,万望恕罪。”行者道:“仙娥勿虑,事出有因,不足为怪。但且宁耐少时,老孙降妖救师要紧,待我一棒打死这孽畜,再与二位叙话。”说完要打,慌得那红衣仙女跪下求道:“棍下留人!留人也!”行者始知他为怪来,正是心焦性燥处,不顾喝道:“仙娥休要弃正护邪!这厮行逞凶恶,盘桓此间,造孽伤生,今又捉捆我师父、师弟,若留下,恐再祸及他人,却不是重罪一桩!”仙娥央道:“大圣看我姊妹薄面,且候片刻,听我言语。”老君也在一旁帮劝,行者却才放下铁棒教:“你说来。”仙娥谢过行者,哀哀开口道:“启禀大圣,这长毛怪原是蟠桃园中的毛虫。我桃园本来无虫,是年前大圣管事时从下界带上的。一日被浇水力士看见,正要摁杀,是我姊妹路过,有些少会,有看他可怜,救下了他,放他在园中自由。不想这厮日啖桃果,夜眠桃枝,竟也渐长修为,开了灵性。近日王母建会,我姊妹到园中摘桃,因记挂这厮,遍寻不见他的身影,当时也不作怪。及至会上,却有扰攘,人道是太上老君喝酒的碗儿不见了。正吵闹间,又有丁甲、功曹赴会,言起唐长老近日遭遇,道圣僧路逢长毛怪,怪怀一碗儿,有些厉害酒气。是我姊妹思忖,猜那毛虫必是窃携了老君的碗儿下界成精,累及圣僧,惹了大圣。我姊妹对他真有怜爱之意,又晓得大圣手段高强,最喜辅正除邪,恐这厮一时伤了性命,也顾不上许多,即下界拦救,幸而赶到。大圣,小女以一代七,拜请大圣:留这孽畜一条全命也!”

行者摆手道:“不消讲了。这毛团既是老孙带起的祸根,还让老孙来灭除。”仙娥见他举棒又打,唬得魂飞魄散,惊呼一声,竟飞身挡在那怪面前。行者恼道:“仙娥有意扶恶,老孙便好连你一齐打了!”老君见事不谐,忙拉住大圣苦劝道:“大圣!大圣!听老道一言:佛法五戒,其一不杀生。大圣保唐长老取经,也是有将功折过之意,杀生造恶业,你又何苦泯没这正果善功。古有佛祖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今若有大圣留这毛虫不杀,也是大善举,大仁义,功德薄上再添一笔也。”行者闻言,即回嗔转喜,收了棒道:“老官儿说的有理。仙娥请起,老孙依你便是。”仙娥即收了泪,欢欢喜喜拜谢行者。

一旁老君笑道:“大圣果真知理明律,甚好人情也。”行者笑道:“老孙的买卖,一积功德,二施人情。我老师父一路孽障深满,老孙先借仙娥人情,日后仙娥才好还礼也。”仙娥喏喏应承。行者道:“好姐姐,老孙有心饶这毛团,但愁姐姐降他不住,也不知你带他回天有甚惩处?”仙女笑道:“此所以与老君同来。一则还他碗儿,二则请老君相助也。这厮既有成精的修为,我等可教他做个护园的小童,日夜扶助力士,挥汗修养桃园,三日一饮,五日一餐,好使他思过。”行者连声称好。太上老君遂取出一条缚妖索,交与仙女,仙女把索缚于妖精颈间,望头上吹口仙气,念动真言,叫声“变!”那怪霎时光了长毛,变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小童,跪在尘埃里。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仙女喝道:“孽畜!我两次全你性命,可愿归降?”小童扑通扑通的连连叩头道:“但勿教大圣伤吾性命,愿意皈依,愿意皈依!”仙女教:“快把碗儿奉还老君。”小童即跑过,自草丛中拾起那碗,到老君前跪下,双手奉还。老君纳了,对仙女喜道:“仙娥,好事已成,勿阻了大圣救师。”仙女点头称是。二人遂谢别大圣,牵着小童,驾起祥云,还回瑶池赴宴不题。

却说行者看得怪去,抖擞精神,抡起铁棒,一路打将进去,将那一洞妖精鬼怪,尽皆打死。收了棒,转至花园中,解放师父,复至后堂,解放师弟,又与长老费许多功夫,却才唤醒二人。那呆子挣坐起来,取出钉钯,吵吵要筑几个小妖泄愤。行者道:“没哩,正好都被老孙打杀了。”那呆子才作罢。三人在洞内打扫一处干净地方请师父上坐,又在洞里搜出一些素果斋品吃了,才搀着长老出洞,转回山北寻马。

那呆子见马伏地上酣睡,一发呆性,侮着嘴嘟囔道:“个亡人真好福气!老猪同师父、师弟都在洞里受苦,他只在这里赏花吃草。早是如此,老猪也投胎做个伏枥的老马,也不消日日舞弄钉钯,担着性命,自有师兄弟保我哩。”那长老道:“八戒,你独自个在一边说甚话?”行者的眼又乖滑,耳又聪明,早识得呆子心思,笑道:“师父,他在骂马哩。”长老道:“八戒,这白马驮我一向西来,同苦共难,又无口可言,更比你我可怜,你骂他怎的?”那呆子忙弓腰谢罪,从此只敢心里报怨。

行者请师父立等片刻,他拾起枪,急驾斤斗元往东海归还,又翻一个斤斗回到师父身边。唐长老还未站久,忽见行者回转,又惊又喜道:“悟空,你才去,怎么又回了?想是忘了东西?”行者收了云脚道:“不曾忘,不曾忘。老孙的事办妥,却就回了。”长老道:“那东海距此多少远?我正欲坐下等你,不想你顷刻就到了。”行者笑道:“这老师父有些忘性。老孙的斤斗云,一翻十万八千里,再翻三十万六千里,去那里不是顷刻即回?”长老闻言欢喜,即教启程。行者请师父上马,八戒执了缰绳,沙僧担起行李,一路谈笑,复上大路西去。毕竟向后如何,怎生得到灵山拜佛,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精彩好书尽在御宅屋http://.123.】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www.feiwen5.cc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